浙江桐乡办“清明轧蚕花”民俗活动 让乡愁触手可及

30.03.2015  16:05

清明轧蚕花”系列活动张剑秋摄

清明轧蚕花”系列活动张剑秋摄

清明轧蚕花”系列活动张剑秋摄

  中新网桐乡3月30日电 (见习记者 吴洪)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浙江桐乡民间流传着“清明大如年”的俗语。30日,在桐乡举办的“清明轧蚕花”非遗系列活动期间,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独具桐乡特色的非遗民俗展演,可以让市民发现乡愁是具象有形的,是可以触摸、感知的”。

  桐乡是江南蚕桑的主要产地,其乡间流传着丰富的蚕乡习俗,清明轧蚕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

  据悉,“轧蚕花”始于唐代,是江南蚕乡崇拜蚕神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丝绸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承了“祈蚕嬉春”的吴文化“集体无意识”心理。传统的“轧蚕花”活动,主要以买卖蚕花、祭祀蚕神、水上竞技类表演等为主要内容。

  然而,20世纪30年代,随着化纤织物的兴起,蚕桑经济遭到重创,轧蚕花庙会几乎绝迹。好在建国后,国家日益重视对民俗的保护。2009年,“桐乡蚕桑习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桐乡蚕桑习俗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子项目,被联合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桐乡市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恢复了清明“轧蚕花”的活动。当日,在活动现场市民和游客参与体验了“清明轧蚕花”系列活动众多民俗项目。比如,高杆船技展演、摇快船展示、甜麦塌饼大赛、“听蚕花戏”展演等。

  浓浓的清明节日气氛让游客乐在其中,从外地刚回家的李晓参也兴致冲冲地加了甜麦塌饼大赛。他说,“做甜麦塌饼的时候,牵动了对家乡的情感,想起小时候跟着祖母和母亲一起的时光。

  “独具桐乡特色的非遗民俗展演,可以让市民发现乡愁是具象有形的,是可以触摸、感知的,更是可以互动体验的。”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活动将更好的推动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

  此外,有江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园”之称的桐乡乌镇景区,也在财神湾水面上表演“轧蚕花”的高杆船、拳船等,共同呈现一场民间文化的盛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