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桥头非遗凉帽浪漫的故事 巧手织竹话东坡
在历代大文豪中,苏东坡算是传奇之一,他一生仕途不顺却乐天知命,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打不死的小强”。因“乌台诗案”牵连被一贬再贬,从湖北黄州到安徽阜阳颖州,再到广东惠州,接着又是海南儋州……但依旧“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惠州,他与王朝云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不仅在他的诗词里,相传也在一顶造型独特的客家凉帽中。东莞桥头镇的省级非遗项目桥头凉帽的起源便是这个浪漫的故事——苏东坡为爱妾王朝云免受日晒之苦而设计了凉帽,并被客家妇女所相习而用,并融入了独特的习俗文化,沿袭至今。
这些习俗让小小凉帽浪漫故事背后又增添了不少趣味和文化内涵。
前世:苏东坡浪漫爱情永流传
关于爱情,苏东坡是有故事的人。他一生先后有三任妻子,感情甚笃,相敬如宾。王朝云陪他流放岭南。当时已经60岁的苏东坡被贬到了惠州。尽管他不在乎,还说“不辞长作岭南人”,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但还是大病了一场。
王朝云这位让苏东坡“欲待曲中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的杭州女子,悉心照料大病中的他,一边操持家务,一边学诗写字,在精神与物质上与之保持同步。后来王朝云病时,苏东坡侍奉汤药,“小符挂绿云鬟”,暗中祈祷“佳人相见一千年”。但王朝云还是走了,苏东坡“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年断后缘”,发誓不再续娶。
苏东坡与王朝云的岭南爱情故事,千百年来并没有随风消逝,反而成为佳话,化为苏东坡笔下的诗词,也化在一顶造型独特的帽子上,成为历史的见证。桥头凉帽,相传就是苏东坡在惠州时为王朝云设计的。岭南酷夏苦热难当,苏东坡夫妇又需要开地劳作,种植蔬果,侍弄花草。
为不让王朝云受日晒之苦,苏东坡便心生想法,请人编了一顶由帽穗、帽帘、帽布组成的遮阳帽,师傅根据他的设计在笠顶处开一个大孔,刚好让王朝云高耸的发髻向上通过不受阻碍。
凉帽颇似竹织平扁的“米筛”,黑色的帽帘自然地围着帽檐垂下来,挡住了半张脸,相当凉快。相传在封建社会,妇女不能随便抛头露面,戴上有帽帘的凉帽,既可以遮挡住脸面,又不妨碍干活。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争先模仿。后来客家妇女相习而用,不断改良,沿袭至今,并传播到整个珠三角地区和港澳地区,乃至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戴凉帽甚至成为女人们的专利且很讲究,未婚女孩的凉帽花穗都是白色,已婚少妇的花带花穗是红色的,中老年妇女都用青色、黑色或红绿黑杂色……这些习俗让小小凉帽的浪漫故事背后又增添了不少趣味和文化内涵。
今生:见证桥头民俗文化的变迁
传说如此浪漫,但凉帽制作却殊为不易。做凉帽也讲究精细,除了需要竹、蔑、布、针线等材料外,还要经过十几道的工序才能做出一顶凉帽。做一顶凉帽也需要几个人同时做,破、织、包、刷、缝都需要专人作业。凉帽的制作要用很大功夫,过程比较繁琐,大致分十二套工序才能完成。桥头制作凉帽所使用的还是黄竹,三年黄竹﹙称中年竹﹚最理想。但这种竹子只有惠州的惠阳、博罗才有,所以桥头人做凉帽要到外地进材料。
桥头的编织工艺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和婚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桥头妇女戴的凉帽,男女婚嫁时必备的竹篮都是桥头人编制出来的手工艺品。这些凉帽因花纹的不同而有了好听的名字,比如“满天星”“禾围花”等。有师傅还能织出“福禄满堂”“风调雨顺”等多种花样,当更多的是如今我们看得最多的“喜”字了。
据了解,以前桥头许多人家懂织纯手工凉帽,有的还以此为生。上个世纪50年代,在桥头的古街上聚集了近百家凉帽店。但随着历史的推移,桥头的竹编工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今古街却只剩只剩一家作坊,作坊主人邓佰稳坚持经营竹编生意数十年,把桥头的竹编文化传承至今。
出生于1957年的邓佰稳是桥头唯一做竹编工艺的本地人,他13岁开始跟着父亲承袭、延续着这项祖传的工艺,半个世纪的岁月在他的双手留下道道皱纹和颗颗老茧。他曾经每年能编织生产数千顶凉帽,除了在桥头销售外,常平、大朗、大岭山、甚至香港的客商也赶来提货。时代变迁,往日繁华难续,要靠多编织各种竹器,生意才能好些。
旧社会时,要想拜师学凉帽工艺制作,必须买一个猪头肉,一只公鸡上门拜师。拜师时间有三年,这三年期间,徒弟只能帮师傅干些破竹、破篾以及一些家庭琐事,而且得不到一分工钱。待三年过后,师傅会送给徒弟一套衣衫,几件制作凉帽工艺的刀具等,徒弟便可自立门户了。但为了传承这门技术,邓佰稳不仅将手艺传授给妻子和儿子,还传给其工作室的五六个贵州师傅。
数十年来,在邓佰稳简陋的竹编工艺作坊里延续着桥头这门古老的工艺,见证着桥头民俗文化的变迁。今天他的凉帽依然保留了古朴的气息,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凉帽工艺也进行了一些改良,适应了当今女性的审美需求,这些竹编工艺品是东莞地区特有的,在其他地方是买不到的。
此外,在桥头镇的挖掘、抢救、保护、利用和宣传下,桥头凉帽制作技艺不仅成了省级非遗项目,其神秘故事也逐渐被人们了解,为现代桥头增添了一笔独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