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小伙追匪中刀身亡 热心市民自发给他家捐钱
沈俊江生前照片
18岁的梅州小伙沈俊江追捕歹徒被刺身亡,警方为五名热心市民申报“见义勇为”称号
7月1日凌晨,广州白云区均禾街新石路星泰五金市场附近,18岁的梅州小伙沈俊江因为追捕抢劫歹徒,被歹徒刺伤心脏不治身亡。记者了解到,除了沈俊江外,参与追捕的还有5名热心人士。2日,警方为参与追捕的市民申请“见义勇为”称号及奖励。
特写
攒了一万寄给奶奶 他的钱包没一分钱
再过一个月,就是沈俊江19岁生日。
“快不行了,哥哥救救我”,堂哥沈勇波在回忆当时沈俊江中刀后,刀刃在他身体里绞了个圈,刀柄已经断掉的情形,眼泪哗哗地往下流。“这孩子太苦了,他应该过得更好点。”
还在一岁时,父母离异,沈俊江由奶奶养大。尽管缺少双亲之爱,周围的亲友老师却从来没有吝啬过对沈俊江的帮助。俊江的四叔待他如亲生,“今年过节,他喊我一声爸,喊婶婶一声妈”,四叔激动地说。而姑姑、伯伯更是给了他不少资助。
正是在这样大爱的环境中长大,沈俊江特别善良。小时候沈俊江的左手被热稀饭烫成残疾,五个指头无法伸开,尽管如此,在每年两季的水稻的收获期,沈俊江都帮助缺少劳动力的人家收割,有时奶奶很心疼,他就安慰奶奶,称自己还年轻,应该为别人家解决燃眉之急。初中毕业后,沈俊江为了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坚决不再念书。又央求四叔带他去做手部恢复手术,“他一滴眼泪都没掉,忍着痛说,不打开手就无法干活,就没办法养活奶奶、照顾奶奶”。
沈俊江两年前来到广州,从普通的学徒做起,现在已经学会制图,比一般员工都勤奋。沈勇波说,沈俊江学东西特别认真,他请半天假去看望在广州的大伯,回来后都要把请假的工时补回来。
“我问他为什么不谈女朋友,他说要照顾好家里人,好好创业。”工友罗仪与沈俊江接触不多,但深知沈俊江非常节俭。刚来广州时沈俊江的工资只有500元,现在已有4600元,但他从不乱花,都攒下来寄给奶奶。“他对别人都很大方”舍友郭胜说,前段时间家里盖房子,问沈俊江借了5000元,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他经常把钱借给别人,只要朋友、同学有困难,说一声就行了”。
沈俊江去世后,四叔打开他的钱包,里面一分钱都没有,“外人都以为钱被抢了,可是我知道,他是真没钱”,四叔说,沈俊江前两天还给奶奶打电话,说攒好了1万元,一起寄回去让奶奶过好日子。羊城晚报记者 赫子仪
沈俊江破旧的家 黄蔚山 摄
素描
沈俊江家最值钱的,是用了十几年的时钟
父母离异手残疾 18岁独苗撑起家
梅州光德镇富岭村那座百年破旧的围龙屋就是沈俊江生长的地方。沈家就在一家小天井两间破旧的老屋生活了几十年。村民告诉记者,这座围龙屋还是向村民沈福泉借来居住的。走进屋里,记者见到,家中四处堆放着杂物和农具,没有一件电器,唯一值钱的就是挂在小客厅上的、用了十多年的时钟。
已折断的沙发上,沈俊江的爸爸沈选好有说有笑,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村民告诉记者,沈爸爸患精神分裂症快20年了,现在还有肺结核,沈爸爸因高考失利受打击,导致精神出了点问题。
沈俊江是独苗,他见义勇为而牺牲的消息从广州传到沈家,一家人都沉浸在极其悲痛之中。沈俊江的奶奶陈香菜今年83岁,至今也没人敢把孙子已牺牲的消息告诉老人。
我们从沈家找出了唯一有相片的残疾证,原来沈俊江从两岁开始就是一个残疾人。残疾证上面写道:沈俊江是肢体四级残疾。沈俊江是为何残疾的呢?叔叔告诉记者,两岁那年,因没有父母陪伴,沈俊江被烫伤后左手五个手指都粘在一起,后经手术后才基本恢复劳动能力。
沈俊江从小就是个善良的孩子。大埔田家炳第五中学的保安告诉记者,读初中时,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沈俊江每见到不公平或违法的事,总是挺身而出。
在谈起堂哥沈俊江时,堂妹沈惠青说,听到哥哥英勇牺牲的消息,她一晚没能合眼。她告诉记者,自从哥哥到广州以后,每次回家,总会为她捎来小礼物,不久前她学开车时,沈俊江还掏钱支持她、鼓励她要遵守交通法规,好好学习。
而沈俊江的叔叔沈选忠记得,沈俊江最后一次来电是在6月21日,当时他在电话里一再叮嘱叔叔们要帮他照顾好自己的父亲和高龄的奶奶。
2日下午,大埔县委县政府和光德镇镇政府派出慰问组,给沈俊江家送来了2万多元的慰问金。镇政府表示,将把沈家的低保户改成五保户,有关部门正积极做好后续抚恤工作。
羊城晚报记者 黄蔚山 通讯员 尔东 丘佳纳
延伸
摩的司机被乘客“赖账”情况时有发生
城乡交界接驳难 司机乘客都无奈
凶残的歹徒固然是这起悲剧的罪魁祸首,但城乡交界长期搭客乱象也不容忽视。记者2日走访了三元里、飞翔公园、大塘、江泰路等多个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地铁站,一到下班高峰,地铁口便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摩托车搭客仔。
在三元里附近做搭客生意的阿东坦言,他和其他“同行们”也讨论起这件事,“这个行业很乱”,尤其是在这些城乡结合部,“乘客在没人的地方被飞车抢东西时有发生。”而作为搭客仔也经常遭遇到像老冯那样被乘客“赖账”的情况。
广州市早在2010年就提出禁行“五类车”,但城郊结合部地区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为非法运营创造了条件,时至今日,“五类车”有增无减。
为了解决城郊结合部交通出行接驳问题,广州在城中村试行“便民车”,市民只需花2元钱便可乘坐便民电瓶车在村与地铁口之间进行接驳,目前便民车已在天河区的员村、东圃、黄村等地进行了试点。虽然便民车的启用大大压缩了“五类车”生存空间,但目前该车还受制于身份合法性问题,以及无法夜间运营等尴尬问题。如何能物尽其用,相关部门仍在探讨。
羊城晚报记者 何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