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茶叶年产超万吨仅80吨出口 如何破局香飘海外
清凉山上,茶农在采摘春茶。(高讯 摄)
又到春茶采摘时节。茶叶产量、价格、市场销售如何等成为关注话题。笔者从梅州检验检疫局了解到,我市已有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茶叶企业获得自主出口资质,通过供货等方式出口的企业10家。如何利用好“国际市场通行证”提升梅州茶的品质,扩大销量,进一步打响品牌,不断“走出围龙”,值得业内人士和相关部门认真探讨。
梅州茶年出口量只有80吨左右
梅州茶叶大部分种植于海拔较高的山区,生长相对缓慢,但品质却明显高于低海拔地区,“高山云雾出好茶”由此而来。作为广东省重要的茶叶产地,梅州现有种植茶园18.1万亩,占全省茶叶种植总面积25%,年产量达1.45万吨。
笔者从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春茶受到气候影响,茶叶出芽比较慢,明前茶采摘时间大为缩短,导致明前茶产量下降了不少。总经理饶幸霞介绍:“因为今年茶树发芽之前数月没有下雨,茶山比较干旱,今年春茶跟去年同期相比品质普遍都有提高。口感比去年有明显提升,尤其是甜度、香气和耐泡度上,比较明显,让人感到惊喜。”
梅州茶文化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茶叶生产已遍布全市。1860年汕头辟为商埠后,茶叶成为外销商品,梅州的茶叶就已远销东南亚诸国。香气清芳馥郁,汤色碧绿,滋味甘醇爽口的梅州本土茶叶,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华侨中享有盛誉。
但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的梅州茶叶外销的不多,出口的更少,年出口量只有80吨左右。
“嘉应茗茶”为何难以飘香海外?
目前我市的马图茶、石正云雾茶、西岩山茶、蕉特茶、清凉山茶等5种地方传统名茶获得国际市场通行证。
平远源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每年种植的生态有机茶每年近三分之一用于出口,主要市场为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但均属于中低端产品,高端茶叶出口主要是面临价格上的难题。
该公司总经理沈允锐分析:“由于中国人本身对茶叶比较偏爱,虽然品质好、口感佳的高端茶标价数百元甚至上千元,但依然备受国内消费者青睐。而如果茶叶出口则需要加上关税、中间商以及运输销售等其他成本,价格势必比国内市场更高,海外消费者的认可度和购买力则明显不足。”
生长缓慢,产量较低和严格的茶园管理让梅州高山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国外市场严格的农残标准也为茶叶出口设立了较高的门槛。在国内茶叶生产成本、检测费用不断上涨而国外客户拒绝相应提价的双重挤压下,企业利润微乎其微。
梅州市茶叶协会秘书长黄海英说:“当前梅州茶叶企业面临巨大矛盾心理,一方面想谋求发展,扩大出口,打响自身品牌;另一方面又因为国外技术贸易壁垒严苛,检测项目多变,出国利润微薄等问题使得企业望而却步。”
实现出口新突破是梅州茶叶发展方向
伴随近年梅州新种植茶园不断增多,茶叶产量也将持续增长,销售压力将越来越大,届时还要面临许多外来茶叶的竞争。如何发挥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做大做强自身品牌,实现出口新突破是梅州茶叶发展的方向。
2013年起梅州市政府就已主导注册了“嘉应茗茶”系列商标。相关人士建议,当前应当围绕这一区域品牌加强宣传,诸多企业抱团推广,克服过去轻销售、轻宣传的思想。特别是要结合当下“一带一路”政策,加强对沿线国家及主要茶叶消费国市场的开拓。
质量是产品的根本,也是品牌的保障。梅州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士说,面对国外复杂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只有练好内功,提高茶叶质量,走出去方才大有可为。当前梅州部分茶企利用梅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已走上发展生态有机茶的道路。这在面对国外严苛的农残限量标准时,将成为特有的优势。要引进优良茶种,严把生产关,做好从种植、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搞好行业自律、预警平台和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保障茶叶出口优质安全,提高梅州茶叶知名度。
在饮茶习惯、口味和消费需求上,国外市场与中国本土市场存在诸多差异,因此企业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对出口结构进行调整。检验检疫部门和相关农业部门也应发挥自身信息等方面优势,将国外市场新标准新要求作为动态信息及时提供给企业,帮助其合理规划出口方向。各个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茶叶特点,了解不同国别和地区对红茶、绿茶、乌龙茶等七大茶类的爱好和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重点国际市场和供货对象,提升梅州茶叶国际市场份额。
梅州市微小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杨志斌建议:“梅州的茶叶能否得到国外朋友喜欢以及怎样寻求国外的销售渠道,我认为要从客家族群入手,然后通过这些客属群体口口相传不断地延伸市场。”全球有客家人近1亿人,客家族群都比较有乡土情结。“从我奶奶的华侨亲戚和出去国外留学和定居的同学都可以感受到,而且他们和外国人结合后的下一代都能够传承客家文化,很多人非常喜欢家乡的味道,回梅州探亲都会带上不少家乡的特产包括茶叶等。” (凯东 胡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