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围城的梅州令人向往

13.01.2016  10:55

  ■ 辛 平

  本报11日报道,市林业部门日前“晒出”了全市森林公园建设“成绩单”:截至2015年底,我市共有137个森林公园,其中近三年新增70个,森林公园总面积达8.6万公顷,比2012年增加1.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比例由2012年的4.7%提升至5.45%。这样的“成绩单”,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高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增强了城市生态容量,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为广大群众打造了一个“生态氧吧”,值得称道。

  生态良好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提高生态承载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上知名的城市,大多拥有专门的森林公园,这些森林公园均以树木为主体,除建有极少量的管理房等用于管理森林之外,别无任何建筑设施,而且占地面积都比较大。例如,法国的巴黎,其近郊有三大森林公园,平均面积都在1.5万亩左右,其中位于西郊的布洛涅森林公园和东南郊的万胜森林公园,均为天然林。我市现有森林公园还有较大发展提升空间,我们需要打造更多类似平远龙文-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式的森林公园。

  梅州是华南重要的生态走廊、华南物种基因库、广东东北部生态屏障。《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2-2020)》明确将梅州功能定位为广东绿色崛起先行市、韩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森林是生态产品的最大生产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附粉尘、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提供淡水,增加湿度、调节气候等。近年来,我市通过建设城市森林,构建起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不但提供了优美良好的人居环境,也提供了绿色健康的生态产品,提升了城市居民幸福指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森林绿地和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构成了梅州变生态资源为生态产品、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的支点,堪称最大的民生工程。

  建设城市森林,是加强城市森林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也是一个弘扬生态文明观念的过程。事实上,建设森林公园不仅需要政府投入,也需要民众“投入”。比如,我们的每一次植树、每一次低碳出行、每一次捡拾垃圾,都是在为城市绿色发展添砖加瓦。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营造一个开窗望得见山、看得见林、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