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头:关键时刻迎来善政 企业倍增耗时减半
樟木头太粮米业出产的“靓虾王”品牌大米(记者 郑志波 摄)
东莞时间网讯 “起初,我们估计五六年才能完成从10亿元到20亿元的突破,结果‘倍增计划’政策一出来,我们预计三年就能完成倍增。”近日,东莞报业全媒体采访团走进樟木头镇,试点企业东莞市太粮米业有限公司(下简称“太粮米业”)总经理秦现伟兴奋地说。该公司正处在产能倍增、销售渠道“北伐”的关键时刻,无论是智能化改造补贴,还是“土地倍增”提高仓储利用率,都给该企业增添了更多信心。
另一家试点企业广东罗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罗曼科技”),作为国内护理电器的一匹黑马,正待冲刺时迎来了“倍增计划”的红利。“我们正打算重点打造自主品牌,加大研发投入,这些都需要高端人才支撑,借力资本市场,所以关于人才、资本扶持的政策我研究了很久。”罗曼科技副总经理李峰宝称。
时机巧:企业冲刺赶上“倍增”红利
成立于2000年的太粮米业,如今已是中国大米加工企业50强,名下拥有“靓虾王”等知名品牌,整个华南地区超过3000个销售点。“珠三角超市中太粮的份额占据了一半,不过,我们还只是区域称强,远不能和国内外巨头相比,现在面临着向全国品牌进军的转折点,毛利率也亟待提高。”谈起太粮米业在行业中的地位,秦现伟有喜有忧。
目前,太粮米业在厚街镇的“6万吨准低温仓库及年产20万吨生产线”即将投产,同时位于樟木头的“6万吨仓库及年产10万吨生产线”也在加紧建设。“这两个项目能让产能实现倍增,为公司北上扩张版图提供弹药。正在这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倍增计划,更加夯实了我们在东莞的根基。”秦现伟称。
从事护理电器研发生产的罗曼科技也处在一个关键期。近年来,该公司不断探索从“代加工”向“自主品牌研发”转型。李峰宝称,如今市场消费思维转变快,顾客更多地追求产品的质量而不是单纯的价格低廉,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根据“倍增计划”,我市将从政策、产业、土地、资本、人才等多方面扶持试点企业。“这20多项细分政策的出台,能够很好地帮助解决企业在资本、人才、用地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后顾之忧,为企业转型升级、做强做大提供精准的支持。”李峰宝称。
助力大:帮扶政策让资金压力骤降
“倍增计划”能起到怎样的帮助?举个例子,“倍增计划”中提到“对试点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智能化改造、自动化改造项目,分别按设备和技术投入总额的40%、30%、20%给予资助”等。“我们正好在大举进行自动化建设, 投资 动辄几千万元,这种资助对公司改善资金状况是再好不过的。” 太粮米业财务总监周琳对此深有感触。
农粮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太粮米业拥有800多名员工,随着业务扩张还需要更多工人,人力成本惊人。“比如码垛、搬运,以前完成一车,人工费可能就需要30块钱,如果用机器设备代替,这笔钱很快就可以省出来。”据悉,太粮米业在厚街建设的项目,就采用了自动打包、装箱的机器试点,原先16人一班,如今只需要4人一班。在试点成功之后,该公司的原产线将全面自动化改造。
周琳还分析说,仓库储存能力对大米行业来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资源,而土地“原地倍增”等方案,能最大限度地将仓库的利用率提高。“大米行业的资金周转其实也很紧张,如果能突破层高的限制,整个企业产出率也会大大提升,现金流紧张的局面能大为缓解。”
与太粮米业不同,罗曼科技的重心是在加大研发投入上,李峰宝坦言,该公司主要面临高端人才不足的问题,尽管市、镇两级的“倍增计划”在住房、子女入学、改善交通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帮助,但力度不妨更大一些。此外,他还提出,对于资本市场转换资金的税收问题和企业规模做大后的厂房用地等问题,也希望政府能够推出更多的可行的政策。
前景好:五年计划预计三年能完成
有了如此大的政策助力,秦现伟笑称:“一开始我们还打算用五年实现翻一倍的突破,现在看来还是保守了,估计三年就能完成销售额倍增。”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利润等指标也能同时倍增。“大米行业利润很薄,不过有了整个土地、人才、设备各种政策来配套,相信效益也将有很大的增长。”
2016年,太粮米业实现了将近9.6亿元的销售收入。除了珠三角大本营,还依靠了在粤东西北和省外的扩张,以及网络电商的狂飙突进的贡献。例如,在天猫、京东等各大主要电商平台上,太粮米业的销售都位居前五,整个电商销售额去年增长了6倍。而未来几年,太粮米业将加紧在广西、湖南、江西、福建、江苏等南方地区的版图扩张。同时加大对国内外流行的特种、高端营养米的研发,抢占高端大米市场。
对于下一步,罗曼科技同样提出了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倍增”。2014年,罗曼科技的营业额还只有7900万元,到2016年就飙升到了1.75亿元。李峰宝透露,今后该公司将借“倍增计划”的东风,着眼于庞大的国内市场,加大科研投入,增加新的产品品类。同时,该公司也准备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等,这方面“倍增计划”中有关并购重组等扶持政策也能起到很好的撬动作用。
樟木头镇委书记、镇长周伟森(记者 郑志波 摄)
■高端访谈
樟木头镇委书记、镇长周伟森:
主抓三个产业 实现全产业链“倍增”
记者:对于市委、市政府提出“倍增计划”部署,以及市政府“一号文”精神,樟木头镇采取哪些行动?
周伟森:制造业不仅是东莞、也是樟木头的安身立命之本。在东莞 经济 步入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召开高规格会议,制定并实施史上含金量最足、力度最大的“倍增计划”,充分表明了这个计划对东莞企业尤其是东莞制造企业的重要意义,对樟木头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影响。
2月10日在全市召开动员会后,樟木头镇委镇政府在随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在全镇范围内传达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倍增计划”的文件、措施、政策,并成立推动倍增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
我们拿出指导市试点企业、后备企业推进、落实、完成“倍增计划”的相关举措,尤其是要落实好企业“去找谁”“谁来办”“办理结果怎么样”的机制问题,确保“倍增计划”在樟木头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记者:在贯彻落实“倍增计划”上,樟木头镇结合自身的产业发展实际,对带动产业倍增方面有何思路设想?
周伟森:除了坚决贯彻落实市“倍增计划”发展战略的规定动作之外,樟木头镇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和区域特色,提出了全产业链的“倍增计划”,即包括工业、商贸、 旅游 等3个产业,力争通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用三至五年时间,实现工业产业、商贸业、旅游业3条产业链的“倍增”发展。
记者:除了落实好市级试点企业的“倍增计划”,对本镇内的企业,樟木头镇如何推动其快速发展?
周伟森:2016年樟木头镇就谋划制定了《樟木头镇百名亿元企业培育行动方案》,这与市委、市政府的“倍增计划”工作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为了推动存量企业做强做大,我们从存量企业中挑选100家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按照亿元以上主营业务收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名牌名标及成长型企业等,分门别类,“一企一策”实施靶向精准帮扶,力求通过“抓存量培优培强、抓增量引强引优、抓土地集约节约、抓重大平台拓展、抓服务配套提升”等举措,促进工业生产总值快速增长。
樟木头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镇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达100家,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2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0家,上市企业达10家,省级及以上名牌名标15家,实现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