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坚强母亲鲍惠玲:为了脑瘫儿女,再苦也不放弃

03.06.2014  13:12


和丈夫一起搀扶儿女走路锻炼,为儿女进行按摩理疗,是鲍惠玲每天的“必修课”。

  ●刘达标

  11年前,当得知自己怀上龙凤胎的时候,她也跟众多“准妈妈”一样沉浸在幸福中。然而老天却给她开了一个玩笑,生出来的孩子却是一对脑瘫患儿!面对不幸的命运,她呕心沥血地守护“特殊儿女”,用无私的母爱和顽强的意志为两位“缺陷儿”撑起了朗朗晴空。这位令人敬仰的坚强母亲就是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的鲍惠玲。

  孩子的每一步

  都凝聚着她的汗水

  当笔者来到鲍惠玲的家门口时,正看见她和丈夫杨炯祥分别搀扶着11岁的女儿杨球、儿子杨宇练习走路。姐弟俩在父母的搀扶下,每走一步都显得异常艰辛。家门口的台阶成了难以跨越的障碍,姐弟俩先将身子往前倾,尔后用拐杖支撑住羸弱的身体,缓慢而费力地挪动双脚向上迈步。小杨宇费力地抬了好几次脚,才踏上一个台阶,而整个过程中,鲍惠玲的双手自始至终没有离开儿子,汗水已经渗透了她的衣裳。

  每天早上和下午的“搀扶走路”成了杨球、杨宇姐弟的“必修课”,人们经常在球场边、乡道上、墟市里看见鲍惠玲夫妻细心牵扶子女的身影。

  为了赚钱帮补家用,养家糊口,43岁的杨炯祥在镇里开垃圾车,早出晚归,日夜操劳,照顾孩子的重担更多地落在了42岁的鲍惠玲身上。   

  孩子的每一次发病

  都让她揪心难受

  孩子夜里睡觉经常无法自控地乱翻乱蹬,鲍惠玲便把他们放在床中央,和丈夫两人一左一右睡在两旁,防止他们滚落到地上。有天晚上,杨球突发急病,头部乱摆、手脚扭曲变形,鲍惠玲一边使尽全身力气控制住她,一边心如刀绞,泣不成声。次日,鲍惠玲把熬好的药端来喂杨球,孰料被她一把推洒在地,鲍惠玲默默地收拾碎碗,重新熬药。一宿未眠的鲍惠玲自始至终抱着她,直到次日早晨,找来医生开消炎退烧药服下。

  鲍惠玲把每天出门的时间压缩到最短,除了买菜、看病,她几乎和孩子寸步不离。孩子肌肉痉挛,鲍惠玲就煲水给他们擦洗,让其舒筋活血;孩子指腕弯曲,鲍惠玲就教他们手握甘蔗,练习伸展屈张,一个简易动作往往重复数百遍;孩子学不会说话,鲍惠玲就耐心地一遍一遍让他们看口型、听语音……为了让姐弟俩僵硬的肌肉得到放松,鲍惠玲专门学习掌握了按摩技术,每天特意给他们做推拿理疗。孩子紧绷的肌肉得到了松弛舒展, 鲍惠玲的手却因为过度用力抽起了筋。

  孩子的每一点成绩

  都让她欣慰落泪

  由于身患严重残疾,当初没有一间幼儿园肯接收姐弟俩,这可把鲍惠玲急坏了。为了让孩子能够获得学前教育,她兼职做起了“老师”,从“1、2、3”和“点横撇捺”开始,手把手地辅导他们写字。起初,姐弟俩连临摹母亲写好的字都不会,满纸涂鸦让母亲伤心得直掉泪。鲍惠玲抓着孩子的手,指导他们歪歪扭扭地在作业本的正反两面上书写,整整写满了一箱的本子,才终于教会孩子写出第一个像样的字。

  姐弟俩到了上小学的年龄,鲍惠玲坚持让他们走路去上学,正常人仅需9分钟的路程,他们却要花半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

  为就近照顾好孩子,鲍惠玲在学校附近找了份清洁街道的工作,每天将姐弟俩送至学校后,就去打扫卫生。她习惯于看准时间,在第一、二节课的课余间隙放下扫把,去学校搀扶姐弟俩上厕所,下午还要抽空去缝补衣服。鲍惠玲在辅导孩子的学业之余,也很注重引导孩子坦然面对身体缺陷,化解自卑情绪。在鲍惠玲的不懈努力下,如今,读小学二年级的杨宇成绩优秀,中段考语文还得了90多分。看着儿子兴高采烈捧回的成绩单,一贯坚强的鲍惠玲落下了欣慰之泪。

  终日搀扶、照料孩子,导致鲍惠玲的腰骶部劳损严重,疼痛难忍,可在儿女面前,她的脸上始终挂着和蔼的笑容。因为她心里明白:自己是孩子的依靠,是孩子的港湾,再怎么苦也不能倒下!鲍惠玲的执著坚韧,不仅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心。陆续有梅州汽车修配行业协会等爱心团队和好心人踊跃资助他们,但这些点滴善款,对于一个拥有两个脑瘫儿女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如果你愿对鲍惠玲一家施予援手,请联系15916523086(鲍惠玲),邮政储蓄账号:605962023200048091(户名: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