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听涛:小巷深处 名贤巨贾竞风流
古城打银街、上西平路一带,巷道纵横交错、迂回相通。其中有条呈弧线形的小巷,东连打银街,西接曾厝巷和后铺仔,她就是老府城人熟知的小鱼市巷。这条小巷长度不足百米,加上隐藏在众多街巷之中,当代不少版本的潮州市城区地图均未予标示。然而,清代乾隆时期的《潮州古城地形图》,却明确绘制出她的位置和走向。 小鱼市巷中大部分古建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被改建,但我们日前探访的过程中,依然有着惊喜的发现——残损“外翰第”门楼,昭示清代一位刑部官员曾经在此置宅;一面青砖墙壁,或为明代名宦郑旻府第仅存实物佐证……
① 寻丘逢甲故居
鱼市人家斜照里
小鱼市巷辖属西湖街道曾厝巷社区。8月的一天,我们与潮州文化研究人士陈贤武、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走进了这条既熟悉又陌生的小巷。说熟悉,因为老府城人都知道她的存在;说陌生,则因为目前几乎找不到关于她的文献介绍。
我们手头所掌握的,与小鱼市巷有关的文字,仅仅是近代抗日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丘逢甲的几行诗句。在一首写给好友邱芝田的诗中,丘逢甲是如此描述:“鱼市人家斜照里,凤城花事晚寒初。”他自注道:“余寓鱼市巷,与芝田居相近也。”
据史料记载,丘逢甲(1864—1912)出生于台湾,祖籍广东蕉岭,清代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授工部主事。但他无意仕途,返台讲学。甲午战争爆发后,丘逢甲筹建义军,率台湾民众奋起抗日,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终因饷尽弹绝、死伤过重,于1895年秋内渡广东,奉旨“落籍海阳”,在韩山书院任主讲。
丘逢甲来到潮州后,居住在鱼市巷,从他的诗句大致可知。但具体地点在哪里,文史界至今尚无定论。目前唯一的线索,就是他的邻居名叫邱芝田。
穿过打银街,拐进小鱼市巷,巷首一间寻常老屋,从我们的眼皮底下闪过。我们正准备往巷道深处走去,陈贤武却停下了脚步。
“你们过来瞧瞧。”陈贤武说。
顺着陈贤武的指示,我们见到,这间老屋占地不大,狭窄的门户正对着巷道,东侧朝向打银街辟有铺面,西侧是一幢数层高的楼房。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老屋如今门牌编为打银街38号,相邻的楼房是小鱼市巷4号楼,开发于上世纪80年代末。
外观非常普通的老屋,与丘逢甲有什么关联?屋门和铺面紧锁,主人并不在家。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老屋主人并非丘(邱)姓,而是姓黄,小鱼市巷中目前也没有丘(邱)姓人家。
“其实,4号楼的前身是邱氏祠堂,这间老屋是祠堂的偏厅。”陈贤武解释说,十几年前,他曾到此处走访,见到一位邱姓阿婆。聊天中得知,阿婆正是邱芝田后人,邱芝田生前居住在祠堂旁边的邱宅。解放后,祠堂收归国有重新分配,阿婆则和黄姓丈夫住进祠堂的偏厅。开发4号楼时,邱宅和邱氏祠堂一并被拆除,如今只剩下这么一间偏厅。
由此,陈贤武判断,丘逢甲当年来到潮州后,便住在同宗的邱氏祠堂中,与邱芝田成为邻居。
值得一提的是,邱芝田也并非泛泛之辈。据记载,邱芝田是海阳人,清代同治十年(1871)岁贡生,候选教谕,曾任光绪《海阳县志》总采访。光绪《海阳县志》纂修者李芳兰在《序》中说:“若邱芝田、杨少山两明经,皆是事勤搜,为珥笔助。”
(注:丘姓同邱姓。清代雍正年间,因避孔子讳,朝廷下令所有丘姓加邑旁为“邱”。辛亥革命以前,丘逢甲在公私文书上都用“邱”字,国民革命初期,他登报声明恢复姓“丘”。)
② 访“千祥”老宅
百年府第青砖残
小鱼市巷全长不足百米,大部分民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被改建,而20号老宅却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虽经岁月侵蚀,宅院显得颇为沧桑,但刚进门,庭前墙壁上残存的壁画和书法,便让人感受到她昔日的雍容华贵。前前后后参观了一番,我们见到,这座宅院是四进结构,掺杂着清代至民国时期不同建筑风貌,说明百数年来宅院几经改建、修缮。
后落房间几扇窗户上的彩色壁画,尤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细细品味,壁画内容甚为奇特,有明代官员、清代人物、洋人等,表情丰富、动作传神。壁画虽有残损,仍不难看出,每一幅都在讲述某一具体事件。
除此之外,两侧火巷中,紧贴墙壁的几根排雨管,造形也各不相同。分别设计成松柏、石榴树、桃树等样式,可见当年修建宅院之考究。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附近居民俗称这间宅院为“千祥”。而与宅院住户交谈中,我们得知,“千祥”指的是清末至民国时期府城知名的“千祥金铺”。
80岁的住户黄亦墀老人告诉我们,他的先辈清代末期创建千祥金铺,铺址在牌坊街载阳巷头,同时来到小鱼市巷置宅。不久,金铺负债倒闭,转让给一户彭姓商人,重新分配股份。到老人的父亲一辈,仍然在金铺从业。千祥金铺主要经营各类金首饰,产品远销东南亚地区。无奈民国后期,受经济动荡及战乱影响,金铺不断亏损,生意一落千丈。解放后公私合营,千祥金铺改为布铺。
接手千祥金铺的大股东彭家,居住在附近后铺仔彭厝巷。陈贤武告诉我们,彭家将铺号改为“千祥德记”,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使之与“千盛”“千兴”并列,成为潮州金铺三巨头之一。民国廿二年(1933),“千祥”的彭屏卿当选潮安县商会主席,是当时商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流连于“千祥”宅院中,我们意外发现一面明代青砖墙壁。黄家是清代末期到此置宅,为何宅院中会有明代结构?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之前探访曾厝巷的报道中(见本报2013年7月22日12版),我们提到过明代名宦郑旻其人。当时我们认为郑旻府第所在地产(后铺仔30号),清代年间已被教育家郑国藩购买,并重新修建为“似园”。
此番探访结束后,为探究“千祥”宅院青砖墙壁的来历,陈贤武查阅了相关史料。原来,郑旻府第的规模,远远大于“似园”,延伸到小鱼市巷一带。基本可以断定,这面青砖墙壁属郑旻府第所有,并且极有可能是郑旻府第目前唯一遗存。
③ 遇“外翰第”门楼
昔日仕宦何许人
小鱼市巷北面,有一条支巷名叫“大井脚”,也呈弧线形,可通往小卞厝巷(该巷相关报道见本报2013年5月28日12版)。
在大井脚4号楼房外围,我们发现了一座残存的门楼,上面嵌着“外翰第”石匾。我们随即联想起,甲第巷中也有一处“外翰第”(相关报道见本报2013年4月22日12版)。“外翰”即“外翰林”,它不是一个官名,而是明清时期刑部官员雅称。
门楼的样式看起来是清代风格,莫非清代有一位刑部官员在此置宅?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片区域的老屋,上世纪90年代前后便已改建,原来的住户也姓黄,现今仍在这里居住。
“外翰第”老住户黄伯今年71岁,性情开朗,喜欢开玩笑。问起祖上的往事,他乐呵呵地说:“等我晚上做梦问问祖先。”不过,他向我们透露,当年的“外翰第”,占地面积最少400平方米以上,门口有两块旗杆石,正门前方是一片旷埕,中间有一口大井。
抗战暴发后,黄家举家弃宅逃难,重归故里时,老屋已被夷为平地,只剩下孤零零的门楼。家人于是动手重建,筑起新的屋舍。90年代改建楼房那会儿,他们十分珍惜“外翰第”门楼,坚决不同意拆除,因此,门楼才完好地保存下来。至于祖上何许人,黄伯说,从未听先辈讲述过,他也并不知晓。
陈贤武查阅清代光绪《海阳县志》的“选举表”,里面收录了自唐代至清代潮州获得功名的人物,却没有一个与小鱼市巷大井脚黄厝对得上号。他认为,“外翰第”有可能原本并不属于黄家,而是黄家向另外一户人家购得此宅。
这位清代刑部官员究竟是何来历,我们只能寄望从日后的探访中获得线索。
◆相关
探访大鱼市巷
清代都司署
竟是明代黄锦府第
大鱼市巷与小鱼市巷首尾相接,联结打银街和上西平路,全长约80米。清代乾隆时期的《潮州古城地形图》显示,巷首有一处“城守守府”。
探访过程中,我们在巷首见到的,是一座典型明代老宅。门口一对石鼓已然风蚀,门匾和门簪不知去向。但走进屋内,大石板铺就的天井依然美观,各处屋梁、木柱、石础均保存完好。
这座宅院为四进制式,占地在1000平方米以上,据推断约有400年历史。我们了解到,清末民初时期,府城一位名叫陈逵南的绸缎铺老板购置此宅,稍加修缮,整体结构基本未加改变。陈逵南购宅时,此宅已转手20多次。
这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究竟有何来头?
陈贤武从清代光绪《海阳县志》中查到相关记载:“城守营都司署,旧在府城石人桥。今移岳伯亭鱼市巷内,旧守备署。”其注释道:“原设游击,乾隆二十三年改都司。又原设守备一员,分防丰顺县。嘉庆十四年,将守备移拨三水营。”
无疑,清代年间,这座建筑原设为守备署,后守备署移拨三水,设在石人桥(中山路上西平路口一带)的城守营都司署,便迁入此处办公。
那么,再往上追溯至明代,这座建筑又有怎样的历史渊源?
陈贤武进一步查阅清代雍正《海阳县志》,意外发现,这座建筑明代竟是礼部尚书黄锦产业。而俗称“三达樽”的黄尚书府,便在北面不远处。因此基本可以断定,这座建筑当年是黄锦府第的一部分。
陈贤武认为,目前在潮州市区,保存如此完好的明代建筑已然不多,有必要尽快对其进行抢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