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江东新区四宗中小河流治理完成71%
中小河流治理是当前水利建设的中心,是兴水为民、造福百姓的一项民生工程,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要高度重视、全力推进。河源江东新区持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总计53.7公里的四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已经完成了37.7公里,为总工程量的71%。治理后,河道两岸更加优美,抗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有力地保障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进度四宗工程已完成71%,年底将全面完工
据介绍,江东新区目前共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四宗,分别是2016年的柏埔河(江东段)治理、义容河(江东段)治理,2017年的禾坑水治理、花坑水治理,总计需治理河长53.7公里,总投资约1.09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治理河长37.7公里,完成投资8835.52万元,完成“三清”河长43.17公里,工程量和资金量分别完成了71%和81%。义容河(江东段)治理河长28.9公里,总投资3448.62万元,于2016年5月25日开工建设,现完成治理河长27.63公里,完成工程投资3310.67万元,占工程量96%;柏埔河(江东段)治理河长5.57公里,新建两岸堤防10.735公里,总投资5253.29万元,于2016年6月23日开工建设,现完成治理河长5.0公里,完成新建堤防8.7公里,完成工程投资4675.42万元,占工程量89%。
今年新增的任务是禾坑水和花坑水的治理。据悉,这两条水道都是柏埔河的支流。目前,新区已完成禾坑水治理工程14%,而花坑水的治理工程也即将开展。
“义容河、柏埔河的治理工程已经进入尾声,今年底新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将全面完工。”江东新区管委会委员李立明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优化项目建设方案,抢抓施工的有利时机,严格对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力增加施工力量和施工点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治理前的义容河江东段。
治理后的义容河江东段。
效果排水更顺畅,村民生活质量提高
李立明告诉记者,河道治理前,河两岸杂树、杂草丛生,河道淤积、河床狭窄,排水不畅,不仅影响行洪安全,还侵蚀了两岸不少田地。“一下雨,河水就上涨,淹上了岸,两岸土地在常年的冲刷下逐渐消失。这些年下来,柏埔河江东段两岸估计有300多亩土地消失了。”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柏埔河,义容河也是同样的情况。
8月29日,记者先后来到了柏埔河(临江镇澄岭上田村段)、义容河(古竹镇平渡村段),看到了治理后的河流。经过水浮莲打捞、河道淤泥疏通、河堤修筑之后,河道加深了、变宽了,水流顺畅了,河水也更干净清澈了,使两岸群众切身感受到河道生态治理带来的实惠。古竹镇平渡村书记曾杏贤告诉记者,过去一下大雨就发生的水浸现象在这两年都很少发生了,而在最近天鸽、帕卡双台风袭来的时候,平渡村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排水相当顺畅,水位一直很低。
江东新区的中小河流治理不仅仅治理河道一项,还额外在两岸边上铺设了人行道,以供村民休闲锻炼。柏埔河边的人行道是用红砖铺设而成,宽约4米,既美观又便利。在记者采访的短短半小时内,就有不少村民或步行、或骑摩托车从河边人行道通行而过,而岸边还有3名村民在垂钓。从临江镇澄岭上田村村民利红忠口中,记者得知,村民对河流治理工作都非常支持,“现在河水不浸田地了,环境变好了,空气也清新了,晚上老人家们都会出来散散步,强身健体。现在生活好啊,就是希望新区政府在人行道边上再加设些路灯,那就更好啦!”
管理出台工作方案,全面推行河长制
根据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新区江河湖库实际,日前,江东新区制定并印发了《河源江东新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下面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到2017年底,新区境内河湖将全面建立河长制,构建区、镇(办)、村(居)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2020年底,水资源利用更加充分,水环境改善更加明显,水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总目标,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中小河流治理完成后,将加大管理,实行河长制,落实区、镇、村三级责任,派专责人员进行日常巡查,将管理资金列入新区财政预算。”李立明告诉记者。各级河长职责有不同侧重,新区河长侧重于“协调督促”“组织保障”,镇级河长侧重于“管控维护”,村级河长侧重于“巡查保洁”。
根据《方案》,江东新区突出水污染防治,严格水资源保护,狠抓水环境治理,强化水域岸线管理,大力推进水生态修复,加强行政监管与执法。将建立水务、环保、城管、农业、海事、国土、住建、交通、公安等部门的河湖联合执法机制,试点设立河道警长,加大执法力度,开展河湖“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水域岸线、设障、排污、擅自取水、采砂、采矿洗矿、倾倒废弃物、河滩违规农业种植、捕捞、养殖以及电、毒、炸鱼等破坏河湖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来源:河源晚报
记者 杨容文/图
编辑: 李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