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凌:把主动融入珠三角战略落实到行动

28.05.2016  10:56

  5月27日,韶关市委书记江凌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扩大)会议。江凌指出,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大力实施主动融入珠三角战略,各县(市、区)要在总战略下积极谋划县域经济,主动转变发展格局和思路,把战略落到实处,把好的思维转化成具体的行动,抓出实效。

  会上,市四套班子领导、各县(市、区)委书记等结合日前市党政考察团赴清远、佛山学习考察体会,开展以“进一步推动主动融入珠三角,实现振兴发展”为主题的学习讨论,围绕在市委、市政府主动融入珠三角总战略下,如何在产业对接、城市提升、公共服务、农村改革等内容发言,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体制创新、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树立发展信心等有关发展思路、意见建议。

  会议主题突出,观点鲜明,与会者畅所欲言,有思想的碰撞,有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有许多真知灼见;既找出当前韶关的问题所在,又理清了发展思路;既解放了思想,又更好地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发展共识,坚定了发展决心和信心,取得了良好的会议效果。

  江凌结合与会人员的发言,谈了自己的感受。他指出,各县(市、区)要在主动融入珠三角下谋划县域经济,抓特色、抓优势,紧紧围绕主动融入珠三角战略,转变发展思路。谈到考察体会,江凌表示,韶关与兄弟市的差距已经从量的差距变成质的差距,其发展模式也从单一传统增长转化为创新驱动发展。落后并不可怕,就怕落后了不着急,我们要对此有所警醒,要有紧迫感,要把握机会,借力发展,正确认识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态势。谈到农村综合改革,江凌指出,农村发展关键在于改革,要深入了解农村实际、农民需求,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村集体经济要借助珠三角消费市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要巩固学习考察成果,大力借鉴和吸收珠三角成功的经验和模式。

  骆蔚峰发言表示,通过此次考察学习,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思想和观念意识上有提高,要从墨守成规、创新不足向应时而为、勇于开拓转变,从自我满足、安于现状向查找差距、立志追赶转变,从无动于衷、熟视无睹向时不我待、立行立改转变。要学习清远、佛山规划引领、城市提升、产业谋划、创新发展、共享发展等经验和探索。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强化城市规划,强化城市服务和环境提升,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在产业发展方面,加大招商力度,推进产业园区发展,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加快征地拆迁和项目审批;要积极学习清远农村改革经验,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农民群众在改革中共享发展成果。

  江凌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会议成果明显,达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一是坚定不移地融入珠三角,对总战略不再有犹豫、不再有困惑,把主动融入珠三角战略贯彻到工作中;二是增强了抓发展的紧迫感,对韶关发展不足的问题有了清醒认识,提高了忧患意识和抢抓机遇意识;三是既看到差距,也提振了发展信心,看到了韶关发展优势,增强了发展决心。

  对下一步工作,江凌要求,要营造氛围。即要营造解放思想、敢于开拓的氛围,营造一个以县区工作为中心的氛围,营造鼓励干事创业的氛围,充分发挥领导表率作用、调动干部积极性和部门工作的联动性。要改革体制。即通过行政改革提升工作效率,理顺园区管理体制;要建立健全农村治理、农业经营体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改变基层治理模式、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要通过重心下移,将自治事务下沉到村小组,把公共服务下沉到行政村,建立片区公共服务中心。要鼓励自然村通过村民理事会推动涉农资金整合、土地整合,大力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要加大投入。即加强投资能力和平台的建设,加大基层设施、城市整体提升等投资,选准投资主体,下决心改变当前投资不足的问题。要发展产业。各级各部门领导要认真研究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态势,充分认识到跨区域的产业转移已告一段落、产能过剩是一个突出问题、创新驱动已经成为产业主要动力等新趋势,结合各地实际,谋划好产业发展的平台和布局,做好现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盯住项目抓项目,建立县、区招商引资考核机制,鼓励领导干部积极走出去、招进来。要做强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韶关振兴发展的主战场,既要强县,又要富民,不断拓宽群众致富增收道路;要体现主体功能区规划,大力发展特色园区、特色小镇。各级各部门要以更加求真务实的态度、敢于担当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按照市委部署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韶关发展方向,将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会议还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时的讲话精神》和《刘云山同志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并就韶关市下一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出要求。

  市政协主席、市人大常委会代理主任李石保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市委中心组成员,以及有关部门、各县(市、区)等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