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因北宋排水系统千年不涝 古渠遭破坏
拥有两条江河经过的特殊地理环境的赣州
赣州古巷,现存未破坏仍在使用的排水管道
由于排水管道破坏被污染的水塘
经统计赣州全市地下管道分布
来源:央视财经
【眼下正是雨季,很多城市遭遇内涝,上演了一部部看海去,捉鱼去的故事。然而就有这样一座近千年的古城赣州,从未被水淹过。记者在惊叹古人的智慧时却发现,从前的存在了近千年的沟渠、水塘等发达的排水系统正在被填埋,因为城市要发展,要建设高楼大厦。我们担忧,千年不涝是否会成为历史?】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又能给我们的后代子孙留下什么呢?如何将古代智慧与现代智慧结合在一起,是我们即将面临的一个课题。
千年古城,面临暴雨,再度经住考验。
2014年5月中旬,我国南方江西、广东、广西等省遭遇特大暴雨,短短几天里,降雨量一次次刷新记录。广州、深圳、南宁等城市都成了一片泽国。而同样被暴雨袭击的还有江西省赣州市。赣州有两条江水穿城而过。暴雨期间,江水水位一路飙升,然而整个城市在暴雨中却再度安然无恙。特别是老城区,甚至没有积水,市民生活丝毫不受影响。
当地市民告诉再大的雨这个水不会进来里面,再大的雨都不会,它最多就是这个水流,最多是停到了这个位置,再大的雨水它最多走到这里就没有了。
李师傅在这条街上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他告诉我们,赣州老城区在历次暴雨中几乎从没有积过水。因为就在他脚下,隐藏着一个北宋年间修建的下水道,名字叫福寿沟。住在这儿的居民都知道它神奇的作用。
当地居民说,赣州是座多雨的城市,每到暴雨,两江洪水都会上涨,但福寿沟让他们的赣州城在暴雨中一直安然无恙。
赣州市民:这里我们赣州市,还没雨(水涝),特别是这条巷子。这条巷子我以前在这里长大的,我知道没有出过水涝。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您多大年纪?
市民:我六十七了。
就在周边城市都变成水城的时候,赣州的滔滔江水只是老老实实地停留在河道里。那么福寿沟真的有这么神奇?到底它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奥秘呢?我们来到老城区,一探究竟。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我这里呢是在赣州老城区的均井巷,我旁边呢就是一口福寿沟的沉井,那么通过我们镜头呢,我们能看到这个井内部分的情景,那么沟下面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状况呢,我们一起下去看一看。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井口相对来讲还是比较窄的
福寿沟的沉井口只能容一人上下,顺着3米多高的梯子,记者下到井底。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沟下呢,因为整个空间比较狭小,所以说人只能是半蹲着,根据我个人的目测可以感觉到,这个沟的宽度呢是一米左右,它的高度呢有一米四左右,因为整个福寿沟呢它是雨污合流所以说很多居民的生活用水和污水都会排放进来,沟内呢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整个这个水流的速度相对来讲呢还是比较快的。福寿沟呢,它是由宋代的青砖和这个马条石构建而成,史书也记载,整个福寿沟的长度是12.6公里。
在井底,我们终于见到了900多年前修的下水道——福寿沟。借着安全帽的灯光可以看到,前面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砖砌通道。那么它的全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我这里是在赣州市的城市规划展示馆,我们刚刚去过的均井巷呢从这个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就是这条街巷,那么这个模拟的动态地形图可以说是展示了整个福寿沟的全貌,史书记载,全长是12.6公里,占地2.7平方公里的福寿沟它又是如何来完成排水的呢?
在赣州市博物馆,我们从《赣州府志》上找到了关于福寿沟的记载,这是一条建于北宋的排水沟,由当时的知州刘彝修建,因为排水沟的走向很像篆体的福字和寿字,因此被称为“福寿沟”。
原赣州市城市规划展示馆馆长陆川: 这个以北是个“寿沟”,这个以南是“福沟”,那么他这个西北之水,是往贡江和章江排,东南之水是往壕沟排。
陆川馆长告诉我们,福寿沟的设计利用了赣州老城地势,中间高,江边低的特点,有意增加沟的坡度,加快了排水速度。除此此外,沟里排水快,不存水,还要归功于很多与福寿沟相连的大大小小近百个水塘。
原赣州市城市规划展示馆馆长陆川:通过这个水排到这个池塘以后,通过蓄洪以后,等水稍微沉淀以后,他再通过咱们这个下水沟,城墙周边咱们这个大概有8000米的城墙,城墙周边有12个排水口,通过这12个排水沟往张江、供江以及河塘往外排。
在赣州的涌金门外,我们找到了福寿沟的一处排水口。这个水窗的闸门会借助水力,自动闭合,设计十分巧妙。
原赣州市城市规划展示馆馆长陆川:当江水超过这个水位的时候,他就会把拍门自动关闭,就是防止这个水倒灌,当江里面的水水位低于里面的水的时候,他里边的水会自动把拍门冲开,往外排水,形成了第一个很科学的生物链。
古老的智慧结晶遭遇现代蚕食,究竟还能撑多久?
走访赣州老城福寿沟让我们再次惊叹古人非凡的智慧,然而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古城近千年来一直引以为豪的地下管网正在一点一点被现代化的脚步所蚕食。曾经支撑古城抵御暴雨洪水的千年沟渠和水塘正在消失。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我这里是在赣州市的荷包塘街,当地的居民告诉我们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在很久之前,这里有一个名为荷包塘的水塘,然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硬化的水面和楼房。其实福寿沟之所以能够起到抗洪排涝的作用,就是因为它周边星罗密布了大量的水塘,起到了蓄水调节的重要功能。然而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雨,这些幸存下来的水塘究竟还有多少?它们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呢?
记者沿着厚德路一路向北,发现以往遍布其间的水塘早已不复存在。这里是曾经的蕻菜塘,现在被填埋后,建房盖楼成为了一个社区。随后记者又来到环城路,当地居民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有一个名为“下壕塘”的水塘,现在水塘被填平,改造成了一个菜市场。荷包塘,蕻菜塘,下壕塘,现在只是一个地名而已。
一些赣州市的老居民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水塘越来越少,原有的排水系统正在被迅速破坏。事实上,不仅仅是水塘,很多沟渠确实消失不见了。
市民:以前城外还有沟,还有好多沟,现在填掉了,埋掉了。(原来)城墙外面就是沟。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什么埋掉了,您了解吗?
市民:搞建设,搞建设就埋,什么规划,这些东西。
在古人构建的排水体系里,水塘起着调蓄、养鱼、和污水处理的综合效应。在我们的采访中,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非常怀念以前遍地水塘的日子。
市民:有雨的时候有存水了,没雨的时候,平时就方便老百姓洗衣服,养鱼,小朋友游泳,那时候都有这种作用,另外那时候比较凉爽,有水的时候,给老百姓带来比较大的方便。
记者沿中山路、赣江路、阳明路、海会路四个主要干道继续寻找水塘,当记者来到八镜路上的八镜公园继打听时,一位老人说,这里就有一个水塘。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水塘叫什么名字?
市民:这鲤望塘。
《经济半小时》记者:哪三个字。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水塘一直就有吗?
市民:一直有。
记者看到的鲤望塘在公园里被开发为休闲娱乐的场所,不少居民在这里划船嬉戏。这可能也是鲤望塘能幸存下来的原因。在当地居民的指引下,我们又找到位于文清路上的一处水塘——清水塘。但这里垃圾横生、污水蔓延,漂浮着大量苔藓,还散发出一股股恶臭的味道。一位长期居住在这里的市民,不愿意面对镜头,不过他跟我们讲述了他在这儿的生活经历。
市民:你想这水都变成这样子,原来这边清水,一条沟排水都排不掉,天天南边都淹掉。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您是说哪会堵啊?
市民:那边,这两口塘的水。那口塘的水走到这口塘。这口塘的水,不是有一口。前段时间天天居委会过来这边,因为排水都排不出去。全部他们这样盖房子,盖的这两口塘的水都走不掉。
本是蓄洪排涝的水塘,却因周围四处建房,堵住出口,成了污水池。住在这里的居民无不为消失和正在消失的水塘感到惋惜。
那么有史记载的福寿沟的水塘到底有多少?现存的数量究竟是多少?我们找到了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福寿沟研究的,前赣州市博物馆馆长万幼楠。在他的学术调研报告中,关于水塘有这样一段文字介绍。
江西省赣州市文物局研究员万幼楠:这个谢宗瑶老人是1919年出生的,赣州的城乡普遍是城区的,他小的时候看到的找出了,现在有名有姓的29处,共84口水塘。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位老人是1919年生人?
万幼楠:这个是他年轻的时候,他全部算得到的,我们访问他比较有名的
谢宗瑶老人是万幼楠亲自访问过的采访对象。在他的调查报告里,凤凰池、金鱼池、嘶马池,这些曾留存于古代这个活水系的池塘,现如今只剩下好听的名字。那么从1919年至今不到100年的时间里,84口水塘现在还有多少呢?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的话这个水塘的数量您做过调研吗?还剩有多少口水塘?
万幼楠:现在可能都不到10口了。市内,现在只能靠抽水机。
《经济半小时》记者:抽水能真正起到水塘,它能替代水塘的作用吗?
万幼楠:替代不了。替代不了。
万幼楠分析说,赣州古城的整体规划,处处贯穿着古人防患未然、规避洪涝的巧妙构思。即使在配套的水塘遭遇大面积破坏和填埋,也仍然能够维持正常运转,保护赣州的百姓。
万幼楠:都是硬化地面,高楼林立,水从哪里走,往公路这边走,公路那边排水口子就那么大,怎么跑的掉啊,那就往低洼处,低洼处往往是立交桥,往往是相对低的路面当然就堵掉了,还有你驻守的地下停车场,可能往那边走啊,地下停车场不就成了古代的水塘,只能这样子,其实原理都很简单。
对于赣州古城能否在接下来的100年继续在暴雨中安然无恙,万幼楠充满担忧。史料记载总长度12.6公里的福寿沟,现如今能探明的长度只剩下三分之一。赣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所高级工程师陈元增:现在我们探明就是包括这边、这边,还有这边,已经探明这个福寿沟现在还剩3.5公里。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3.5公里?
陈元增:对,还有一公里是仿建的福寿沟,它不一定是原来宋代的福寿沟,有一公里大约,我们已经探明是4.5公里
《经济半小时》记者:如果4.5的话,占它整个12.6也不过三分之一,是吗?
陈元增:对、对、对、对、对,所以这个是很可惜的。
陈元增是规划局信息所的高级工程师,2013年一年为了测绘出福寿沟的平面图,他带队爬了几十个沟,打开了上百个检查井,动用人力和地质雷达进行勘测。但能探测到的只有4.5公里,近千年的水系工程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坚不可摧。这一结论和万幼楠的调查结果也十分吻合。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您目前了解福寿沟它真正能利用的部分是占它整个总长,或者总体面积的多少?
江西省赣州市文物局研究员万幼楠 :现在还在用的是吧?
《经济半小时》记者:对。
万幼楠:基本上在城区的东北部,其它的可能都毁坏的差不多了,基本上是在东部。
《经济半小时》记者:能说一个大概的比率吗?比如说能占到多少?
万幼楠:占到城区的三分之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