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艺言捭阖》沙龙成功举办 六位艺术家参与

29.08.2016  23:36
1472314413548998.jpg - 新浪广东
1472457910426196.jpg - 新浪广东
1472458361850370.jpg - 新浪广东
1472459557360410.jpg - 新浪广东
1472458696553597.jpg - 新浪广东
1472458899561818.jpg - 新浪广东
1472458911508556.jpg - 新浪广东
1472459705643542.jpg - 新浪广东
1472459110631535.jpg - 新浪广东
1472459261432007.jpg - 新浪广东
1472459436738552.jpg - 新浪广东
1472460038885984.jpg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在众创时代,我们关注了很多新潮的创业,然而你了解过艺术创业吗?

  很多人对艺术创业的了解停留在创作表演,舞文弄墨吹拉弹唱。又或者被它过于高冷的外表拒之门外。其实它有许多外延,美术馆、收藏经纪、媒体、教育……与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撇去艺术所惯有的高门槛,艺术创业者们也同样面临 着生存和运营、专业与商业、理想与现实的问题,

  8月27日上周六下午,今日看点传媒邀请了6位不同领域的艺术创业者,在东山口ART23当代艺术馆举办第一期“艺言捭阖,红与黑——我的艺术创业之路”沙龙,与在场观众共同探讨艺术创业的困境与光明。

艺术和商业无法平衡

  沙龙的第一个话题是“经营是艺术创业的痛点还是G点”,进行讨论的是ART23当代艺术馆的馆长李圳香以及哩度艺术中心的教育总监李映雪和市场总监闫烁。

  李圳香来自深圳,从伦敦艺术大学毕业后她继续在英国进行艺术创作,亦曾在伦敦HUA画廊工作过。去年回国后,经过大半年的筹备,她将东山口一栋民国别墅改造成了当代艺术馆。自今年3月开业以来,举办过两次展览以及若干国际化的线下活动。

  很多人得知她开艺术馆后除了心里先赞叹“”之后,都担心如何盈利,毕竟每月5万多的租金开销摆在那。现在ART23还处于打造影响力阶段,辅导艺术留学是其正欲实践的生财之道。她召集了一班英国或留英的艺术家们指导学生考取英国艺术院校。

  无独有偶,毕业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的李映雪与男友闫烁则于今年5月在大学城开了一间艺术留学工作室,让美国的艺术家、艺术留学生们给准备赴美的学生做作品集辅导。他们深深被广美旁边南亭村里聚集奋斗的艺术家们感动,也希望能把这些年轻人捆绑进艺术留学的产业链里,把他们推介到美国主流社会里。

  目前李映雪和李圳香一样身兼艺术家和创业者的身份。日常事务的管理消耗和占据了她们艺术创作的时间,而有时基于个人对专业、创作上的坚持,又未必能得到大众的支持。像李圳香希望能向国内推荐更多的外国艺术家,但目前国内市场更倾向消费本土艺术家。

李映雪展示的是从西安碑林带回来的张旭书法《肚痛帖》,她表示自己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中找到了根植的力量。

  李映雪说自己很幸运,由于闫烁是金融背景出身,可以负责商业运营方面的决策,而自己可以专心在教学领域。但实际上他们也时常“掐架”,“很多艺术家会纠结要不要到处去做展览,但他们会担心做展览会不会太商业化,会不会影响他们创造艺术的感觉。他们每天都会去思考这些问题,也是我自身会思考的问题。

  相对而言,李圳香在一个人把握这个平衡。她把自己分成多个角色,认为既然在西方院校中,艺术创作可以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完成,那就不必过于让两者对立起来。她依然把自己定位为艺术家,认为目前的创业就是在完成一项作品,“生活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就要处理商业和梦想之间的关系。我不太懂商业,但我的座右铭是‘把事情做到极致’,你到了悬崖边口,只能往下跳。

闫烁在做分享,他这次带来的藏品是《从0到1》这本广受好评的创业圣经。 普通工薪族也可以玩艺术收藏

  沙龙讨论的第二个话题是艺术媒体以及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关系,由自媒体艺术维C和艺食性起的主理人陈晓勤、许琨以及ICC创意传达研究院创意总监姜科亮参与对话。

  陈晓勤的艺术维C致力于向大众介绍艺术,推广艺术收藏。她的转化能力极高,让许多在拍卖行、画廊工作的朋友感叹一年伺候好一个大客户就能赚百来万,为什么还要吭哧吭哧地日夜写稿向屌丝大众安利?

  陈晓勤说这个念头萌生于她在广州美院求学阶段。当时她在美院读美术史,深深感觉美院内外对艺术的认知截然不同。

  “在国外,人们认为美术是有钱人的小孩读的,而当时国内认为美术是考不上大学的孩子为了挣文凭读的。包括我的家人也不知道我在美院学什么,他们以为我在“画公仔”,认为写实的画风才是‘画得好’。”于是她想,怎么样才能够缩短这种大众和艺术之间的距离。几经波折后,她终于进入了《南方都市报》文体副刊部。

  她开始了名家采访之路,然后这些不接地气的报道让她心虚。“虽然南都的每日发行量是一百多万份,但我不知道我的读者是谁,我不知道我的东西能不能做到真正的传播。” 

  她谈到在欧洲旅游时,发现外国人把参观艺术馆、博物馆就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中国人则喜欢拍照,拍完后就发朋友圈获得点赞,根本不尝试去理解那些艺术作品。她觉得中国的艺术教育是有问题的。

  “中国从来没有把艺术当做教育来看,而恶补的渠道又很少。那些艺术鉴赏班动辄几万块。”其实大众对艺术一直抱有热枕,仅从现场80多位观众,只有10%是业内人士便可看出。

陈晓勤在做分享,她带来的藏品是黄一山的orange room版画,是工薪族入门收藏青年艺术家作品的典型代表。

  于是她辞职创办“艺术维C”,“艺术就像维生素C,每天都要注入身体里。艺术不是富人的游戏,它是大家可以一起参与。只是我们过去教育导致我们缺失了这样的机会。”她把她对艺术的鉴赏和收藏理念都写成文章,发表在公众号里。“我自己从完全不懂艺术,到怎么样去收藏艺术,我想把这个分享给大家。

  她想推广的概念是“工薪族收藏”,她推荐的作品价格大多位于3000到8000之间,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客户获得给予自己精神享受的作品,也把年轻的艺术家推销了出去。

  她的第一个实践案例就是自己的老公B总。B总原本对艺术一窍不通,在恋爱期间,晓勤让他在自己的艺术活动做义工,让他改送花为画,就连结婚戒指,她都不要了。

  “现在我好后悔,如果是戒指还可以带出去炫耀,最重要的是现在他经常问我‘老婆,我们的画升值了吗?’,我好想把钱还给他。”晓勤笑称。当然,在B总花心思揣摩,了解画作方方面面的过程中,他也变成了艺术爱好者。

  关于盈利,陈晓勤不是没有想过。

  “当初跟我一起出来的,比如像咪蒙、黎贝卡,他们都赚得很多,但我可能连我在南都的年薪都赚不到。”她说这是因为她对梦想的执着,“我不知道做这个东西会不会成功,如果我不做的话,可能以后我会后悔。”陈晓勤有时做一些展览连运输费都赚不回来,她说这全靠梦想在支撑。“读者的每一次点赞,每一次评论都支撑着我。

大众对艺术的理解超乎我们想象

  谈到怎么向大众安利艺术,许琨认为往往越凡俗生活的东西越能激发人们对艺术的认知。

  她的公众号艺食性起号称史上最污,时常出现“偷情、黄、污、丑、婊”等黄暴字眼,用来社群维护的礼品也多是情趣用品,谈论的内容也主要是自己对两性关系的思考。但无一例外,每篇文章里都会有青年艺术家的画作插图,让你去琢磨它们究竟表达了什么?你会发现大众的理解都很有深度的。

许琨带来的是陈俊《女人与牛》系列的其中一幅作品。她笑称看到画上胖胖的女人想到自己。

  “有次报社举办带小朋友参观广东美术馆的活动,有一幅画我记得很清楚,这幅画是三幅画连在一起的,第一福是一个是完整的一个苹果,第二幅是咬了一口的苹果,第三幅是啃得只剩核的苹果。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有理解,但有一个小朋友说,这三幅画其实就代表了人生的三个状态,我当时很吃惊。

  许琨一直在南都文化和旅游版上游走,经营公众号给她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带了很多合作机会。然而她也到了一个新瓶颈,阅读量维持在几千+,如果能过破万,破十万,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与许琨、陈晓勤不同,姜科亮做的是小众媒体,他运作的聚创意公社包括公众号以及一个集展览、沙龙、表演和餐饮等功能于一身的实体空间。他强调他做的是社群传播,公众号上的报道内容也是为了增强成员的价值以及链接社群里的资源。

姜科亮带来的是自己初到伦敦,与三位艺术家制作的声音纪录片

  在讨论大众与小众的差别,有没有必要向大众推广艺术的问题上,认为受众不是客观存在的,受众是培养出来、吸引出来的和慢慢发现出来的。在与真的大众媒体相比,现场的三个号都算是小众媒体,只是针对不同方向的人群采用了大众或小众的传播方式。

  他认为网红、直播是快速燃烧自己的方式,有些网红红两个月就不红了,他已经把全身都露完了,很难在让观众把注意放在他身上。然而像一些名人采访、性别讨论等带有猎奇性质的内容就很适合在直播上呈现,观众可以直接在上面互动。这些是他一直有在尝试的。

艺术是块冷板凳,漫漫长路慢慢走

  无论是已成网红的陈晓勤、许琨,大胆实践先锋路线的姜科亮,抑或是打算苦心孤诣艺术馆的李圳香,和借艺术留学曲线打造艺术平台的李映雪和闫烁,他们都认为艺术不适合投机者。或许在向大众传播的途径中会采用过火的形式,但勿忘初心,夯实好自己的理想和作品才是根本。

  陈晓勤说,她会对期望凭借艺术投资来短期获益的用户say no,她建议大众从找到一幅自己喜爱的艺术品的目的入手。因为艺术投资不像股票投资,它不会跌,但也不会大升。

  她谈到自己在创业中遇到问题和利益冲突时,会用学佛艺术家雷梦婷的话来告诫自己,“放下我执。如果你是一碗水,那一滴墨会污染你;但如果你是一片大海,那你永远也不会被这滴墨污染。我在努力地学做大海。

沙龙进行中与结束后的真人图书馆环节,都体现着艺术的联结。

  李圳香说自己创建这个艺术馆为了体现艺术的联结性。一个仅由清水混凝土和防水墙构成的建筑里可以发生很多创意联结,像空间里人与人的交流,艺术家们的创作……这是其他有百年历史和辉煌成就的建筑所不能提供的土壤。

  在整场沙龙中,室外经历了暴雨,室内经历了炎热,之后再有巧妙的藏品展示、嘉宾赠书以及解暑的冰棍,八十多位观众和嘉宾们一起体验到了艺术创业的困境与光明。

  令人庆幸的是,这些艺术创业者们跳出了传统艺术的思维创作方式,不再仅仅埋头做艺术,更注重创造艺术与社会的联系,创造渠道让大众能够真正地去理解“什么才是艺术”。

  文:今日看点记者 蓝山、实习记者 王曼迪 图:刘正、刘择政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
深中通道完成海底穿针 深圳和中山在海底实现牵手
  新华社广州6月11日电(记者田建川、齐中熙)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