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发水洗羊毛衫 网传5个生活妙招到底靠不靠谱?

05.11.2014  11:44

最近,微博、微信上流传着一些生活小窍门。这些听上去有些奇葩的小窍门,开始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沿用下来的各种传统洗衣、清洁习惯。那么,这些挺另类又新奇的小窍门是依靠啥原理呢?到底管用不?今儿就让沈阳晚报“民生实验室”为您做一组小实验,并邀请相关专家从科学角度来解释一下它们到底靠谱不。

实验1

洗发水洗羊毛衫

网传:“洗发水不仅能洗头发,清洁羊毛衫也叫一干净!尤其是您购买的大牌子奢侈品羊毛围巾、毛衫,高价送到专门洗衣店,人家也是这么洗的,信不?”

【实验用品】:一件待洗羊毛衫、一小瓶洗发水

【实验过程】:先将洗发水倒入温水中稀释,放入羊毛衫浸泡15分钟。随后,将毛衫取出,用手轻轻揉洗,并随需要继续添加洗发水。最后,将洗净的毛衫放入丝网中,或平放在漏孔篮子内阴干。不要直接挂衣架上,或让太阳直射。

晾干后的毛衫看上去表面已无污垢,也没缩水或变形。看上去和摸上去的手感,都跟新买来的差不多。

【实验结论】:靠谱程度★★★★★

【实验求证】:教化学的刘老师解释说,一般的干洗剂虽能将衣物洗净,但其中多含有氯化合物,其氧化性比较强,活性比较高,很容易被毛衣织物内的纤维吸附,这样即使衣服洗得很干净,也容易使人在穿着时,摩擦皮肤,对皮肤身体造成损害。洗发水用于头发的清洁,其成分相对柔和,同时也具备清洁的功能。用来清洗羊毛衫同样可以起到清洁作用,又能减少对皮肤的伤害。相对柔和的成分降低了清洗中化学物对毛衫的损害,所以会使毛织物看上去很新。

实验2

笤帚客串“吸尘器”

网传:“买吸尘器多贵啊,在笤帚上套个塑料袋,就能当吸尘器使,能神奇地‘吸’走地上的掉发。”

【实验用品】:普通塑料袋(或保鲜袋)、家用笤帚

【实验过程】:在地板上布置一些纸屑、脱落的头发、灰尘等平时扫地时很难清扫干净的顽固垃圾。用一个塑料袋套在笤帚头上,并用夹子固定住。清扫中,地上的灰尘很明显地附在了塑料袋表面,单根的掉发也附在了塑料袋上,而大块的纸屑或成团的掉发,则只能靠笤帚扫成堆,“吸”力似乎不够大。

【实验结论】:靠谱程度★★★

【实验求证】:高中物理教师李老师分析,这是运用了摩擦生静电原理。套了塑料袋的笤帚在扫地时,摩擦地面产生静电,当其靠近不带静电的灰尘、脱发等小物体时,由于静电感应,这些小物体会集聚与带电体所携带电荷相反的极性电荷,异性电荷互相吸引,所以会被笤帚头吸附过去,呈现“静电吸附”现象。

实验3

巧用开水开瓶盖

网传:“遇到拧不动的瓶盖你咋对付?用刀撬,用锥扎,还是干脆放弃。热开水一泡轻松搞定!”

【实验用品】:一瓶密封饮料(塑料盖)、一瓶拧紧的玻璃调料瓶(铁盖)、一个玻璃碗、一壶热开水。

【实验过程】:将热开水倒入玻璃容器中,将待拧盖的瓶子分别倒着放入容器中,开水一定要没过瓶盖及一段距离的玻璃瓶身。大约二三分钟后,用手去拧瓶盖。塑料瓶盖拧起来还是挺费劲的,铁瓶盖则被轻松拧开。

【实验结论】:靠谱程度★★★★

【实验求证】:李老师说,这其中也有物理原理。铁的膨胀率要比玻璃大,当铁盖和玻璃瓶口升高至相同的温度时,铁盖的直径要比瓶口直径的增加程度更大一些。所以,热开水泡过的瓶子,趁着铁盖膨胀而瓶口玻璃还没来得及膨胀时,就会很容易把盖拧开。这一方法只适用于铁盖玻璃身的瓶子,塑料或其他材质的瓶盖就不太管用了。

实验4

预热防止热水炸杯

网传:“大冬天,最恼人的就是玻璃杯倒热水,杯子特容易‘炸’。难道冬天就不能用玻璃杯喝开水了吗?‘预热防炸法’挺管用。”

【实验用品】:一个玻璃杯、刚烧开的沸水。

【实验过程】:先将玻璃杯在冰箱冷藏一个小时左右再拿出来。烧一壶开水,达到沸水程度时,先往杯里稍稍倒一点热水,摇动杯子让热水温热杯壁。然后再倒入沸水,玻璃杯果然没有出现破裂。

【实验结论】:靠谱程度★★★★

【实验求证】:其中的物理原理在于,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而且易碎,如果玻璃杯内外的温差过大,内外壁就会出现膨胀不匀的现象而产生过大应力,造成玻璃杯爆裂,也就是俗称的“炸了”。如用少量热水先将杯子预热一下,使玻璃杯的内外壁受热均匀,便可大大降低玻璃杯爆裂的几率。

实验5

巧换脏兮兮的鱼缸水

网传:“办公桌上养几条小鱼既好看又能调节心情。可是换鱼缸水挺麻烦,还要用嘴吸,实在恶心。其实,一根‘神奇胶管’就能帮您轻松搞定。”

【实验用品】:胶管一根、注满清水的玻璃器皿(模拟鱼缸)、接水器皿。

【实验过程】:将胶管两端持平,两端管口朝上,成“U”形。然后用小水流将胶管灌满水。注意管内不要留有气泡。胶管灌满后,用两个大拇指堵住两端不放,不让水漏出来。然后把胶管的一端插入鱼缸水面以下,并保持一直不露出水面。胶管另一端放在接脏水的器皿中,随即松开拇指,鱼缸里的水便顺着胶管进入到接水器皿中。

【实验结论】:靠谱程度★★★★★

【实验求证】:这一妙招依据的物理原理是“虹吸现象”。当弯胶管两端中同一液面的压强不同时,管中的水就会向着压强较小的一侧流动。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王晓婷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