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与明清时期广东海洋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市召开
本站讯 明清时期是南中国海洋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随着地理大发现与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世界海洋贸易进入全新时代,东西方开启了海洋接触与对话,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进入全球海洋贸易新时代,这与宋元时期中国商人与阿拉伯商人的贸易有着本质的区别。受海洋形势的影响,明清时期广东沿海地区发生深刻变化,商品货币经济与海外贸易相辅相成,地区经济与西方主导的世界市场发生密切联系。
为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社会经济史研究,9月24-26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与中国经济史学会、广东省社科联、广东中国经济史研究会、中山市社科联联合在中山市举办了“海上丝绸之路与明清时期广东海洋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开幕式由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林有能主持,中国经济史学会秘书长魏明孔、中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中凡致辞,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高校与研究机构的近80余名学者出席会议。
会议围绕大航海时代亚洲海洋形势与海上丝绸之路变迁;广东海洋经济发展与海陆互动;南海北岸港口体系、海洋网络与亚洲海域交流;香山地区开发、岛域管理、涉海人群与海洋社会;海洋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主题展开讨论。学者们对于何谓海上丝绸之路,如何认识和构建海洋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价值体系等当前兼具学术探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
在大会主题演讲中,厦门大学杨国桢教授指出,中国有自己的海洋文明,沿海地方与民间海洋发展具有的连续性,使得当代中国具有重新选择海洋发展道路的可能性。只有建立起文化自信,改变以往认为中国只有陆地文明的旧观念,才能够实现思维观念、生产方式的转变,真正地面向海洋。香港亚太研究中心郑海麟教授回顾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审视当下中国的和平崛起之路。他指出,明王朝德威并重的外交策略值得今天的中国借鉴,只有建立起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让周边国家信服,方能真正地实现复兴。广东省社科院叶显恩教授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认为海南东南部地区曾在唐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了重要的中转港作用,史料记载中出现的陵水、三亚一带贸易活跃的情况,也昭示着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成为主要通道,并呼吁学界加强对这一地区社会和族群的研究。香港大学钱江教授介绍了多幅泰国王室所藏古代地图,图上绘制了从阿瑜陀耶到广州的航路,且对于广东沿海形势有着非常细致的描绘,很有可能是出自泰国华商之手,反映了明清时期南海交通贸易的状况。中山大学Paul A. Van Dyke教授则依据外国船员留下的航海日志,讨论了18世纪黄埔港水手的生存面貌。
在会议分组讨论上,学者们分别就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与广东经济、沿海地区开发与海洋社会、海上贸易与网络、海洋信仰、海盗、海防、南海问题等多项内容进行了热烈交流和讨论。
本次会议聚集了中外研究经济史、海洋史、中外关系史、海外交通史、东南亚史、科技史等相关领域的众多知名学者,提交的论文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与东亚海域海洋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推进了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理论创新、学科建设,加强了海内外学界前沿对话,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与决策参考。
(文/王 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