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专家共议中国慈善如何“造血”

21.09.2014  02:06

  中新网深圳9月20日电 (陈文 朱文菡)“一个‘郭美美’事件就让国内的公益慈善环境大伤元气;近期火爆的“冰桶挑战”传入国内后就变了样,有点赞的,有指责浪费水的,有质疑善款用途的,这些声音都影射出国内公益环境的现状。”深圳市公益慈善联合会副会长、TCL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魏雪在9月20日深圳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慈展会上如是说。

  中国慈善如何重拾公众信任?

  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指出,慈善人要警惕两件事:一是善的消极,面对重大事件,可以请专业人士或智库做时事评论;二是清廉的惰性,不单是不贪善款,还要及时主动、公开透明的向捐助人回馈信息。

  应对信任危机,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也分享了他的经验,“面对误解,及时与捐助人交流,让他们也参与进来,把机制做得更透明。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合伙人吕成刚建议,“如果涉及侵权,公益法人应在第一时间找到律师。”并指出,“善款捐赠是合同法律关系,捐赠人有权且仅有捐赠人有权质疑善款去向。

  怎么样一方面做好事一方面赚到钱呢?

  “首先要明晰社会企业的定义,”前世界妇女银行行长、企业手法扶贫机构创始人及主席南茜·贝瑞认为,“阿里巴巴、新东方和宜信公司就是中国三个成功的社会企业。阿里巴巴通过淘宝这个平台给超过500万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融资服务、借贷服务;新东方创新了一种英语培训模式,使至少一千万学生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能力;宜信公司的小微贷款也采取了非常创新的模式。

  新加坡社会创新园创办人刘梦琳也分享了一家社会企业的成功经验,“Airbnb是6年前成立的从事房间分享业务的3人公司,他们给提供空房间的家庭一些费用,使城市举办大型活动或会议时不必担心酒店房间不够。目前这家公司价值达到100万美元,全球190个国家3.4万个城市已参与到Airbnb的房间分享业务中。

  如何提高公益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在促进内地与香港社会服务合作平台对话会上,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内地事务督导委员会主席吴水丽指出,“内地向香港购买社会服务,但人力方面(即社会服务的质量上)香港却难以应付,应该由谁以及如何监管香港支持内地社会服务的质量值得探讨”。

  香港复康会总裁伍杏修十年前便来到内地从事社工服务,是第一批赴内地的社工督导。他建议内地政府,进一步开放香港NGO(非政府组织)申办内地民办非企业单位,并提供一站式申办手续和税务安排的咨询服务;对香港社工注册局、行业协会等赴内地工作的社工进行认证;在国内欠发达地区引入社工督导模式,并进行项目评估。

  也许,正像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马蔚华所言,当下中国的慈善事业,正逢其时而又任重道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