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深圳经济特区作为国家民政系统的试验田《部市协议》再启动 3年完成32项探索

02.02.2015  19:48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碰到的“硬骨头”将更多更棘手。深圳作为国家民政系统的试验田,这盘精彩开局的“棋局”将如何走下去,能否走得稳、走得顺,引发外界的强烈关注和期待。 
  2009年,民政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部市协议》,交给深圳经济特区民政7个方面34项任务,鼓励深圳在民政领域里全面先行先试。去年9月19日,民政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市召开共同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会议,全面总结了《部市协议》五年来,深圳进行的探索和实践。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对深圳的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民政部又将8个方面共32项任务交给深圳,要求深圳继续当好全国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得到“尚方宝剑”后的深圳将如何开启新一轮的探索,如何继续当好深化改革的尖兵?记者对《部市协议》8方面的探索亮点进行逐一盘点。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盛佳婉  罗莉琼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 
  将网络社会组织纳入管理范畴 
  民政部将深圳市确定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指导和支持深圳市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负面清单制度和社会组织分类培育发展清单制度、建立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探索将网络社会组织纳入管理范畴、加强社会组织领域立法等工作。 
  深圳市将深化登记改革,探索建立直接登记负面清单制度,创新民办非企业单位、社区基金会的登记管理;分类扶持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民办科研机构等社会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国际化发展;提升发展活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购买服务,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进一步发挥作用,促进其“社会化”运作;促进规范发展,建立完善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跨部门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年检抽检、日常监管的管理。 
  创新基层管理体制和社区建设: 
  共治和自治重塑社区 
  民政部支持深圳市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指导深圳市加强社区治理创新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和支持深圳市培育发展社区基金会。 
  深圳将推动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整合街道办事处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将其工作重心进一步转移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上;创新社区治理体制,按照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自治“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要求,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之间良性互动;创新社区服务模式,通过社区家园网建设,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间运作的社区服务运行新机制;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强化社区居委会议事、监督、纽带、服务职能,探索有序吸纳非户籍常住居民参与社区居委会选举和居民自治的新途径、新办法,并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助推社区治理创新。 
  加快构建现代养老新格局: 
  让社会力量成撬动养老产业生力军 
  民政部明确深圳市开展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老龄工作创新试点,指导和支持深圳市探索医养融合和异地养老新模式、发展养老金融、建立护理保险制度、强化养老服务监管等工作;指导深圳市加强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工作;指导和支持深圳市发展高科技老年用品研发、制造和老年用品会展、营销等养老服务产业。 
  在具体做法上,深圳将从5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分别是: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探索以公办民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开展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异地养老新模式;突出社会力量主体作用,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业向社会资本开放;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全面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加快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培育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老年生活照料、老年旅游等养老服务产业,吸引国内外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产业;强化养老服务监管,完善老年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的轮候制度,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行业准入、竞争和退出机制。 
  发展现代公益慈善事业: 
  试点慈善信托和公益创投 
  民政部支持深圳市创建“全国公益慈善创新示范区”,指导和支持深圳市探索建立现代公益慈善组织运作管理机制、试点慈善信托和公益创投、发展微公益等创新工作;指导深圳市进一步打造好慈展会品牌;指导深圳市推进公益慈善领域立法工作。 
  在公益慈善体制改革中,深圳将推动公益慈善组织的民间化、专业化,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民间运作、行业发展、全民参与”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格局;深圳将探索建立现代公益慈善组织运作管理机制,将市场运作机制引入到公益慈善领域,探索开展“慈善信托”和“公益创投”航天技术研究院;深圳还将创新公益慈善资源对接方式,综合运用即时通讯、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技术,推动微公益平台建设,将慈展会打造成为永不落幕、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展会。 
  健全基本民生保障制度: 
  政府“兜底”  密织民生保障网 
  民政部指导和支持深圳市整合社会救助政策和资源,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指导和支持深圳市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建设;指导支持深圳市开展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 
  深圳创新困难群众帮扶机制,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性服务平台;创新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完善市、区两级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构,实施巨灾保险制度;加强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探索建立“一普三分”(普惠型、分层次、分类型、分标准)儿童福利津贴制度,健全以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督为保障、国家监护为补充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全面建立现代社工制度: 
  建立社会化的社工专业技术职称 
  民政部支持深圳市创建全国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区,会商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深圳市探索建立社会化的社工专业技术职称和职级评聘制度,建立多元化社会工作资金投入机制。 
  深圳将创新社工专业人才队伍的注册登记管理、入户、人员流动等政策体系;创新社工服务领域和运作模式,创新发展企业社工、社区社工等,进一步拓展社工服务领域,创新社工运作模式;加强社工人才的职业培训和再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社工的知晓度和支持度;加快发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志愿服务记录制度,促进志愿服务深入开展。 
  深化军民融合式发展: 
  社会化拥军  打造军民一家亲 
  民政部支持和指导深圳市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创建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 
  深圳将创新双拥工作模式,建立健全行业拥军、社区拥军、企业拥军等社会化拥军机制;完善优待抚恤机制,妥善解决抚恤补助对象的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并推进军休服务管理规范化和社会化;深圳将建立健全以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与供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促进退役士兵自主就业。 
  提升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及民政服务保障能力: 
  打造民政工作的“深圳质量” 
  民政部积极支持深圳市开展行政区划优化设置工作;将深圳市作为“全国福利彩票事业发展创新试验区”,支持深圳市在优化彩票品种结构、创新丰富彩票游戏、探索互联网销售方式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支持深圳市开展民政领域法治化改革试点;加强对深圳市婚姻登记、殡葬管理和民政工作质量、标准建设等方面工作的指导。 
  要坚持把“深圳质量”的理念贯穿到民政工作的各环节和全过程,研究制定民政工作标准体系,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提升民政工作质量和水平,使民政工作成为打造深圳标准的先行领域;以公益慈善、社工服务、社会组织、养老服务、社区治理、社会事务管理、双拥共建等为重点,着力打造更多符合中央要求、体现深圳特色,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民政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