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鹏:深港竞争力反转将改变“港人心态”

18.05.2015  11:22

  根据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深圳取代香港跃居综合经济竞争力榜首。因被内地赶超而引发“酸葡萄”心理,常被用来解释部分港人近年来对来港陆客的不友好,有人将其称为“港人心态”。其实,“港人心态”远非这般狭隘,其内涵在过去百年中多次变化,深刻体现着历史大势的演变。总结起来,它受两个主要变量影响:一是内地对港移民的潮起潮落,二是陆港两地历史中心坐标的风雨变化。

  香港自开埠以来先后经历三次大的移民潮,即20世纪初的20年、新中国成立后和“文革”之后。在此期间,港人对内地移民的态度不断变化,从最初将内地来客看做“难胞”,到后来视为“新移民”甚至“非法移民”。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香港经济蓬勃发展、拉大与内地差距后,“港人意识”开始形成。港府一度实施的“抵垒”政策(即非法入境者若能成功抵达市区并见到香港亲人,便可合法留港),也在内地改革开放后取消,移民大潮落幕。

  某种意义上讲,香港的发展和“港人心态”与内地移民潮息息相关。通过数次移民潮,香港吸纳众多内地精英,完成了香港经济和“港人意识”的塑造。新旧内地移民不仅是香港经济崛起的基础,也是“香港精神”的主体。“香港精神”曾是华人社会奋斗的写照,它本质上就是内地新移民精神,20世纪80年代在香港崛起的多数企业家都是早期内地移民。“抵垒”移民政策的取消关闭了“香港精神”的来源,“移民—精英”动力机制的消失使香港的企业家精神衰退,同时移民后裔的本土意识开始上升。现在看来,移民政策走向大大改变了香港社会结构。一定意义上讲,今天少数港人的抱怨与狭隘,远离了“香港精神”,可视为百年移民大潮退潮后的一个反映。

  影响“港人心态”的第二大变量是历史中心坐标的转变。历史上,中国多数时候都是亚洲的中心,遵从统一、集中的政治思想和儒教精神文明。在香港成为殖民地后,中国内地的中心地位遭到冲击和弱化。香港注重民间网络经济的商业模式,有别于中国的传统,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陆港经济发展绩效的差异,更加剧了香港对“中心”的离心力。在此过程中,香港凭借经济优势一直处于历史发展坐标的高位,因此港人总能从容吸纳内地新进精英,也总是占据文化道德高地定义陆港民间关系。

  但现在,历史坐标重新反转。随着内地经济快速崛起以及制度优越性被广泛认可,中国重回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如今,南下移民潮已由“被拦截”变成自然退潮,港人北上创业的梦想与潮流方兴未艾。回顾历史,“”的转换一直塑造和改变着“港人心态”。面对新的历史形势,少数香港人如果不能跟上变化,就会形成消极情绪,伤及自身和整个香港。当然,内地民众也要给予“港人心态”足够的宽容和转化时间。历史大势终究不可逆转,陆港两地的融合与包容虽磕磕碰碰,但势不可挡。(作者是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 樊鹏)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朱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