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说理判决书”亦是普法好教材
老汉续弦产生赡养纠纷,法院“温情判决书”感动网友。本报报道,东莞市民老陈5年前在老伴去世之后,与吕女士结婚生子。不料,与前妻生下的4子女因此心生芥蒂,不再履行赡养义务。无奈之下,老陈一纸诉状将4个子女告到法庭。日前,市第一人民法院审理此案后,判决4子女分别承担相应赡养费。有网友通过网上公开的判决书看到,该案的判决书与平日所见“冷冰冰”的判决书有些不一样,说理部分充满了温情,让人感动。
就这宗赡养纠纷案本身来说,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都比较简单明了,但是,老年人再婚引发继承赡养纠纷,这在当下社会有一定普遍性,所以,增强案件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就具有了普遍价值。如网友所说,该判决最大的特点是充满了人情味,与通常所见的冷冰冰的判决书不同,该案判决书“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法官通过充满人情的文本,增强了判决的说理性,这不仅有望让案件当事人心服口服,而且在裁判文书上网的大背景下,判决书亦是向社会公众普法的好教材。
出具裁判文书是司法活动的最关键环节之一,但是,一直以来,我国法院的很多判决书一般都是“双方陈述+法院认定+适用法律和判决”这样的“三段论”,不仅文本简单、枯燥,而且缺乏事实、法律与判决三者之间逻辑关系的充分阐释,对于“为什么这样判决”缺乏充分说理,以至于公众与媒体吐槽一些判决书为“天书”,说理性既已缺乏,就遑论充满温情说理的判决书了。因此,增强法律文书的说理性,成为近年来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探索增强判决书说理性的实践中,一些地方法院和法官的做法不乏亮点。与上述“温情判决书”类似,今年6月,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法院的一份万字判决书在法律人朋友圈热传,被誉为“最牛判决书”、“伟大的判决”。该案被告于德水利用ATM机盗窃,因与之前的广州许霆案类似,所以被称为“惠州许霆案”,有广州许霆案曾引发的巨大争议为前车之鉴,惠阳案件判决书中,当事法官充分释法说理,将罪与非罪、刑罚的衡量等问题逐个详细剖析,而且判决书几乎通篇用“我们认为”替代 “本院认为”,三位审判法官透彻的说理,体现出的担当精神,引起法律界普遍好评,更重要的是,带着温度的“我们”替代冷冰冰的“本院”,增强了裁判文书说理的有效性,与东莞“温情判决”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人说,判决书不注重说理,是我国法院的通病,而且,在当下法院“案多人少”的情况下,每个案件判决书都出具充分说理的万字判决书有一定困难,况且,在不少判决书奉行“少说少犯错”的原则下,少数法官撰写具有个性、说理性的判决书,本身就面临被舆论聚焦挑刺的危险。
但是,“温情判决书”、“最牛判决书”的案例说明,上述这些理由很多都不过是借口,因为,出具判决书不一定就是案件的终点,判决要真正为原被告双方接受,必须要让双方对判决的公平性心服口服,从这种意义上讲,提高判决书的说理性,最好是通晓透彻、饱含情理的说理,实为提高司法公正的题中应有之意。很明显,上网的裁判文书如果具有充分的说理,那么,一方面如上所述,会成为鲜活普法教材,另一方面反过去也会倒逼审判提高公正性、透明化,这对于提升司法公信、深化司法改革真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