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争取纳入海上新思路战略支点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作为我国古代丝绸之路始发港和现代重要沿海开放城市,湛江迎来了新一轮重大历史机遇。近日,省人大和省政协均派出调研组在我市开展专题调研,聚焦湛江这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节点和重要平台城市的所思所行,力争为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湛江有何具体规划?专家学者对此有何建议?相关职能部门有何工作计划?记者为您呈现最新鲜的相关资讯。
湛江规划:致力打造海上新丝路的主要节点和重要平台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湛江坐拥全国口岸大市、海洋大市等独特优势。我市将通过海上互联互通、城市合作、海洋经济合作以及人文交流等途径,全领域拓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盟等国的经贸合作,打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节点和重要平台,实现“蓝色崛起”。
临港工业:构建蓝色海洋集聚带
当前,我市正加快打造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产业航母”和特色轻工、食品加工、医药保健、装备制造、能源开发“五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电子、新海洋“五新”产业,构建“蓝色海洋集聚带”。
近期重点加快钢铁、炼化等项目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产业基地和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依托临海大型纸业骨干企业打造世界一流、全国最大的森工造纸产业基地。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风力、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县域临港工业,建成高端海洋产业集群。
现代渔业:年内建外海和远洋捕捞船队
现代渔业也是我市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市正规划建设外海和远洋渔业基地,支持企业在主要集中作业海域沿岸国建立海外远洋渔业基地,建设码头、冷库及渔船修造厂等基础设施,完善补给和生产配套服务设施,打造全国重要的远洋捕捞加工物流基地和后勤综合保障服务基地。
今年内,将建成由10艘以上大型渔船组成的外海和远洋捕捞船队。预计到2016年,我市将拥有70艘以上的远洋和外海渔船,建设1个国内外渔业综合服务基地。
海洋科技:打造南方海谷
在海洋高新科技方面,我市将坚持以湛江湾区为中心,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同时不断完善投融资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三链”融合,,推动发展钢铁、石化、造纸和家电、医药、水海六大产业集群,依托湛江独特的科教、人才和产业优势,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南方海谷”。
港口物流:打造中国远洋门户城市
依托天然深水大港,我市将整合优化环雷州半岛港口资源,开辟国内外港口货源城市,做大做强以大宗散货为重点的航运业,发展壮大以集装箱运输业为方向的现代港口物流业,拓展综合批发、期货交割、保税中转等新型物流业态,建设区域物流中心,打造油品、铁矿石、煤炭、粮食、化肥等大宗货物集散中心和交割地,做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平台,打造中国远洋门户城市。
滨海旅游:开通海上丝路邮轮航线
结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我市将继续以建设中国南方冬休度假基地为目标,唱响“湛蓝的海、湛蓝的天”旅游品牌,重点推进“五岛一湾”滨海旅游大开发,并将规划建设南三岛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母港。
我市将加强与东盟国家和地区的海上旅游合作,开通湛江到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航线。此外,还将继续办好湛江海洋周活动,把其打造成为国际性旅游节庆盛会。
区域交通:建设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
当前,我市正全力发展水陆空一体化交通,推进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提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基础承载力。
我市将重点构建“三环四通”大交通格局。另外,近期将加快深湛高铁、合湛铁路、东海岛铁路建设,打通连接珠三角和西南沿海地区的快速通道;动工建设汕湛高速湛江段、湛江环城高速、东海岛至雷州高速公路;以湛江港为中心,加快实施湛江港30万吨双向航道、东海岛港区通用杂货码头、宝满集装箱码头扩建等项目;加快湛江国际机场迁建步伐,建成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机场。
对外开放:搭建平台提升交流合作
积极申报建设宝满港区保税物流中心和东海岛综合保税区,规划建立东海岛贸易试验区,促进雷州半岛港口群口岸全面开放。
设立欧盟、东盟经贸代表处,重点在产业、经贸、文化、科技、旅游、环保、金融等领域提升合作水平。
以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为契机,邀请国内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和东盟、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参会参展,搭建湛江对外合作新平台。
“海丝”文化: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申遗
加强与国内有关城市的沟通交流,积极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弘扬开放兼容、开拓进取等“海丝”精神,进一步提升“海丝”文化国际影响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部门回应:年底前完成建设规划编制
(市发改局局长钟胜保)
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我市已全面启动《湛江市加快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正在开展有关课题研究,年底前完成建设规划编制。
此外,我市正在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的支持,向国家申请将湛江纳入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规划(2014-2050)》战略支点市。同时,我市正在加强与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规划对接,东盟产业园、 “南方海谷”高新科技产业园、特色水海产业国家农业科技园、“五岛一湾”滨海旅游产业园、遂溪临港园区、国家海洋高科技产业基地、华大柬埔寨现代制糖农业产业园、农垦斯里兰卡工业甘蔗压榨项目、正大集团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已列入省规划。
旅游业力争成为先导先行产业
(市旅游局局长彭晖)
国家关于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部署,为湛江发展滨海旅游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将挖掘我市海上丝路旅游资源,打造精品,加大创建广东省滨海旅游示范市的力度,使旅游业成为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先导先行产业。
下一步将着力抓好三方面工作:统筹谋划,推进海上丝路旅游开发合作,做好滨海城市旅游、海上丝路始发港景区等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打造海上丝路旅游品牌,包括打造滨海旅游品牌项目,开发海上丝路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海上丝路旅游节庆品牌,拓展海上丝路始发港的旅游新市场等;加强合作,构建湛江对接东盟、省外海上丝路、省内海上丝路旅游区域合作组织。
做大做强海洋渔业
(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陈华真)
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是我市海洋渔业对外开放和拓展空间的现实需要。海洋渔业部门将充分发挥我市养殖技术领先、产业资金雄厚的相对优势,充分利用东盟国家土地和劳动力廉价、生态环境优良和渔业资源丰富的相对优势,加快推进与东盟国家在远洋渔业、水产种苗、对虾和珍珠等优势品种养殖方面的交流合作,做大做强我市海洋渔业产业。
近期将全力办好海博会,打造与东盟交流合作平台。下一步将加快渔船更新改造,积极参与东盟渔业资源的开发,打造中国远洋门户城市。
专家支招:建设海上新丝路 湛江大有可为
参与省人大调研的全国人大代表和高校专家围绕湛江如何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此为契机推动湛江经济社会发展展开讨论,广开言路,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为下一步省委、省政府制定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撑。
湛江海上新丝路建设大有作为
(全国人大代表、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层面的战略,从调研情况来看,湛江抓住时机,目前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现代化临港产业的建设的方向明确,基础性的工作已经铺开,一些相关项目推进顺利,湛江将会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大有作为。其次,湛江还需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如历史渊源、自然优势等。湛江的未来发展应当争取充当对接泛珠三角合作、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前沿阵地,从完善交通、升级港口、推动“南方海谷”的建设、发展滨海旅游、提升发展质量等多方面着手推动经济发展。
发展高端休闲旅游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雷晓凌)
滨海旅游产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领域。湛江的滨海旅游应对从低端旅游业向高端旅游业发展,比如发展原生态旅游,不但可以发展为高端休闲旅游,还对保持本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另外,在城市建设中希望能多体现湛江元素和湛江特色,保留城市的记忆,避免城市化、工业化把原有的湛江元素掩盖。
积极保护始发港遗址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张开城)
班固在《汉书·地理志》明确记载徐闻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始发港,并详细记录了其贸易盛况。
“海上丝绸之路”始于西汉,盛于唐宋,徐闻在古时便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申遗则是当前的一项战略性工作,必须取得成功。徐闻的大汉三墩遗址历史上历经了3次破坏,如今对遗址的开发和保护要吸取经验教训,以保护为前提,做到旅游开发和保护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