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点线面体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

13.10.2014  17:17

  湛江市质监局充分发挥标准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利用湛江特有的农业资源优势,认真抓好标准制修订、产业链延伸、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等工作,积极推进湛江农业生产现代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是在“”上下功夫,制定新标准。 湛江市政府出台了《湛江市技术标准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对主导制修订标准、承担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等给予资助,极大地提高了参与热情。湛江市质监局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的原则,积极发动企业、协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参与标准制定修订,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态势。仅2013年就有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湛江)区域性林业试验中心、国家海产品检验中心和粤海饲料集团等多家单位主导制定省级地方标准8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等制定行业标准3项;湛江市标准化协会等主导制定湛江农业地方标准11项。目前,湛江市纳入政府预算资金200多万元投入到农业标准化方面,现有湛江绿茶、胡子鲶池塘养殖技术规范等市级农业地方标准59个;下录甘薯、红肉火龙果和徐闻山羊等省级地方标准35个。

   二是在“线”上下功夫,扩展产业链。 用标准将企业、基地、农户等联系起来,规范和延伸产业链,积极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在“政府+标准+企业+农户”模式下,廉江红杨桃示范区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投入近100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一日游”、“农家乐”等旅游项目,邀请中央电视台报道示范区建设情况,形成“北有新疆葡萄沟,南有廉江杨桃沟”的品牌效应,杨桃价值提高20%以上。在“公司+标准+农户(基地+标准+农户)”模式下,通过标准的牵线搭桥和示范指导,龙头企业与农场等组织或广大农户直接签定种销合同,实施“订单农业”,培育了新型农户。如湛江对虾养殖示范区以公司为龙头,从基地到农户、加工企业、市场,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形成对虾生产产业链,带动粤西、广西、海南等区域性养殖业发展。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与村委会签订合同,村委会与养殖户签订委托养殖合同,将标准作为质量保障写进合同里,  带动4000户农户从事养殖业,养殖面积达到10000亩以上。标准的实施带来质量上的保障,该公司的罗非鱼产品加工量也从原来的年产1000吨增加到年产10000吨。目前,湛江农业标准化水平居全省前列,拥有比较完整的水产、蔗糖、菠萝水果等产业链,全市有71家农产品深加工国家及省级龙头企业,拥有农业类省名牌产品78个,带动新型农户总数21万户以上。湛江被评为全国“对虾之都”,徐闻成了“菠萝第一县”,遂溪被誉为“亩产吨糖县”。

   三是在“”上下功夫,推广示范经验。 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基础,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和带动辐射作用,推广标准化种植养殖,以点扩面推进农业生产产业化,带动了农民增收20%以上。徐闻菠萝示范区,产量从示范前的22.5吨/公顷增加到60吨/公顷,增长167%,示范种植辐射到全县1.7万公顷,增加农户2万户,年产量达80万吨,产值达9.6亿元,比示范前增加收入近3亿元。湛江市对虾养殖示范区,对虾养殖产量6000公斤/公顷,提高22%。示范养殖户户均收入20万元以上,是当地农民年均收入的5倍。带动农户1500多户,带动养殖从业人员15000多人,人均纯收入15000元,增收3600元。雷州市国家优质水稻标准化示范区,产量从示范前的860公斤/亩增加到1010公斤/亩,带动种植面积23万亩,增加产值5760万元/年,创办粮食加工厂28间。目前,全市共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6个,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6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50个,居全省前列。

   四是在“体系”上下功夫,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 在标准覆盖体系方面,从品种上来看,水稻、花生、番薯等传统优势品种,红杨桃、菠萝蜜、香蕉等特色水果,廉江红橙、徐闻山羊、愚公楼波罗、覃头芒果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冬种辣椒、北运蔬菜等经济作物均有了地方标准;从农业生产过程来看,涵盖了选种育种、栽培种植、采收包装、贮运物流等全部过程。通过组织推广应用节水科技、无公害种(养)植(殖)等优新品种标准,使湛江市良种良法得到有效的推广应用,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牧业和林业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2%、80%、90%和95%。在标准贯彻体系方面,市、县、镇分级负责培训宣贯,形成自上而下的推广网路。同时,开展经常性、持续性培训活动。聘请专家(教授)、技术人员以灵活多样的知识讲座、田间讲课、技术指导的阶段性和经常性培训相结合,适应农户的需要。近年来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000多期,参训人员6万人次,发放各类资料6万余份。      (省局办公室、湛江市质监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