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运动员成奥运会广东夺牌大户 五人出征全摘牌
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以26金收官,名列金牌榜第三,其中广东运动员斩获了5金2银4铜共11枚奖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加里约奥运会的5名潮汕健儿均有奖牌入账,傅海峰、林跃、陈佩娜、黄文仪、李丹为中国奥运军团贡献了2金1银2铜的骄人战绩。
除广州外,潮汕地区成为本届奥运会广东的另一个夺牌大户。除了奥运夺牌外,潮汕体育人才近几年也呈现百花齐放的现象。在足球领域,潮汕籍的廖力生、陈泽鹏先后在广州恒大队崭露头角。那么,潮汕军团为何能在本届奥运会上异军突起?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潮汕地区的体育主管部门、业余体校,对潮汕地区当前的体育人才现状进行摸底调查。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陈家源
成绩
潮汕5健儿全有奖牌入账
8月25日上午,潮州体育馆负一层的体操训练馆内,30多名体操小将正在教练的带领下进行训练。但鲜有人知晓,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跳水金牌的林跃,也曾在此接受过体操训练。
出生于潮州的林跃,5岁时进入潮州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成为一名体操运动员。练了几年体操后,林跃于1998年被徐益明选中,成为广东国际跳水培训中心的第一批学员,从体操“转行”到跳水。本届奥运会上,林跃和另一名广东选手陈艾森联手夺得跳水男子双人10米台金牌,这是他继2008年奥运会后收获的第二枚奥运金牌。
同样祖籍潮州的还有蹦床运动员李丹。李丹虽在广州出生,但父母均是潮州人,她在本届奥运会上摘得女子蹦床项目的铜牌。
潮汕健儿收获的另一枚金牌则归属揭阳羽毛球运动员傅海峰。他与张楠搭档,获得了羽毛球男双冠军。傅海峰是这一届里约奥运会上,中国羽毛球队年龄最大的队员,他和林丹同为33岁,但他比林丹大两个月。这已经是他第四次参加奥运会,在上届伦敦奥运会获得男双金牌后,傅海峰在本届奥运会成功卫冕。
汕头运动员虽无金牌入账,但也收获了一银一铜。帆船运动员陈佩娜虽是深圳籍,但却是土生土长的汕头潮阳人,她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RS:X级女子帆船比赛银牌。1989年出生的陈佩娜在读小学时,就开始帆板训练。1999年筹建深圳盐田帆板队时,她从汕头被选到深圳进行训练,随后入籍深圳。汕头籍赛艇运动员黄文仪则收获了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铜牌,她在上届奥运会便获得该项目银牌,如今已成为中国赛艇女队的顶梁柱。
至此,本届奥运会参赛的5名潮汕运动员均有奖牌入账,共取得2金1银2铜的佳绩。
优势
潮汕运动员尤擅跳水、乒乓球
记者梳理发现,文化底蕴深厚的潮汕地区,不仅出了诸多商界名人,也出了不少体育健儿。而潮汕地区的传统优势项目则是乒乓球和跳水,均有国家级训练基地。
潮汕史上的奥运冠军,开山人物是揭阳籍的孙淑伟。1992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上,16岁的他夺得男子单人10米跳台金牌。
随后潮州涌现出的跳水人才除了林跃还有张雁全。张雁全1994年6月13日出生于广东潮州,练了6年体操的他于2004年进入跳水队,2008年被国家跳水队掌门人周继红选入国家队,随后他在伦敦奥运会上与曹缘搭档获得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
潮汕地区还走出另一位跳水奥运冠军——从湖北引进的“新潮汕人”胡佳。1993年,胡佳开始在汕头市跳水学校进行跳水训练,1999年11月入选国家队,随后斩获悉尼奥运会双人、单人10米台银牌和雅典奥运会男子10米台金牌。也就是说,潮汕地区共走出了4名跳水奥运冠军,且全部集中在男子10米跳台,堪称中国跳水的福地。
除了跳水项目外,乒乓球也是潮汕地区的强项。1992年,汕头组建乒乓球学校,并从全国各地引进多名小选手,其中就包括马琳和刘国正。马琳更是获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双打冠军,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团冠军、男单冠军。
而近年来,潮汕在足球项目上也走出了廖力生、陈泽鹏等后起之秀,目前均效力于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廖力生出生于揭阳揭西,曾效力于东莞同舟南城足球俱乐部,并入选了国少队,2012年被恒大签下。陈泽鹏祖籍揭阳惠来,从小在深圳长大,多次进入国青队,后来被里皮看中加盟广州恒大。
析因
潮汕文化具有“精、巧、稳”的特点
为何潮汕在跳水、乒乓球、体操等技巧性较强的项目上优势明显?汕头大学医学院体育教研室副教授朱玉芳在《论潮汕文化对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开展的影响》一文中认为,潮汕地区的环境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造就潮汕人民“精、巧、稳”的特点,这些特点正好符合乒乓球、水上运动、体操等运动项目与体育文化内涵。
30多年来,潮汕地区之所以出了那么多世界冠军,朱玉芳认为可从潮汕地区拥有喜爱这些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广泛群众基础和潮汕人民具有精巧、细腻、稳健的个性气质的文化视角来追寻答案。
这一观点也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同。潮州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校长吕春生认为,潮汕运动员历来以灵巧著称,因此在跳水、体操等项目上有较大优势。他还透露,1998年以前汕头地区在每届省运会上成绩都名列前茅,且长期位列第二,仅次于省会城市广州。这其中,跳水、体操、乒乓球等技巧性较强的项目贡献颇大。
“自有(国家)跳水队,便有潮汕人。”有业内人士认为,潮汕选手之所以能在跳水项目上获得这么多荣誉,和这一地区的两大先天优势有关。一是外部临海,内有三江,与水有缘,具备水上项目的天然地理条件和群众氛围。二是不少潮汕人身体灵巧,又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符合跳水项目的要求。
建议
吕春生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在运动学校、业余体校等方面的投入,吸引更多高水平的教练人才前来执教,同时潮汕各兄弟城市也可加大教练员、运动员间的交流,共同助推潮汕体育人才的培养和输出。
竞技体育基础厚实
2015年,汕头输送到广东省优秀运动员7人,汕头市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1项,亚洲冠军3项,全国冠军(含青少年)18项。
2015年,潮州输送到广东省优秀运动员4人,潮州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3项,亚洲冠军3项,全国冠军(含青少年)3项。
2012年、2014年,揭阳输送到省队各1人,揭阳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7项,世界大赛前八名15项。
转变
家长更重视 有助选“苗子”
潮汕体育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吕春生认为还得益于潮汕地区家长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孩子体质培养的重要性,有些还主动将小孩送到体校,比如奥运冠军张雁全的父母。
张雁全的启蒙教练、现潮州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副校长陈郑武至今仍印象深刻。据他回忆,张雁全4岁时,便在父母陪同下到潮州业余体校报名学体操。“当时觉得他年纪太小没有接收他,没想到第二年他父母又将他送过来。”陈郑武介绍,目前潮州业余体校30多名体操小运动员中,约有四成是父母主动送来报名训练的。
而出生在潮州的林跃,能两获奥运冠军也离不开父母的支持。据媒体报道,为了将林跃送到北京继续练跳水,林跃的父亲林耀泉卖掉了潮州的房子供他训练;而为了凑齐儿子在北京训练的日常费用,林耀泉还曾在公园外摆摊卖小商品。
现状
青少年体育训练网络逐步完善
潮汕地区目前的体育人才培养现状如何?记者调查发现,潮汕地区优秀的体育人才不断涌现,得益于当地对青少年体育训练网络和工作体系的完善。以揭阳为例,目前揭阳全市拥有各级业余体校6所,省级传统校2所,在训人数约569人。该市还扶持创建了惠来县羽毛球项目“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及市体校的蹦床、体操两个省重点单项人才基地,此次里约奥运获得羽毛球男双冠军的傅海峰,正是出自惠来体校。
汕头在体育人才的培养上同样收获颇丰。据介绍,该市目前共有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所、省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所、中国单项协会命名的学校1所、省重点项目基地7个,在“十二五”期间汕头市共向国家队输送了9名集训运动员、向全省优秀运动队和八一队输送了转正运动员24人。
潮州业余体校同样被评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09年以前,训练器材老化严重。之后,潮州业余体校争取到国家体育总局“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称号后,有了上级的拨款,体校的训练器材逐步得以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