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中国父母用“严厉”表达关爱
资料图片:3月7日,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小学部的学生为家长献上感恩卡。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据参考消息网6月5日报道,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6月3日发表题为《为什么中国父母用管教来表达爱》的文章,作者为杰茜卡·丽珊·德里斯科尔。作者称,回忆童年,脑海中的中国母亲永远皱着眉。姐妹二人更熟悉母亲手里细细的竹竿而不是她的笑容。姐妹俩都很怕母亲,甚至在个子高过她以后也是如此,常常到美国爸爸的怀抱里寻求庇护。爸爸则用妈妈从来不说的简单的三个字安慰她们,这样就会知道至少父母中有一个是爱她的。
为什么中国父母不说“我爱你”?有段在网上被疯狂转发的视频,那段视频显示,很多父母在孩子第一次说“我爱你”之后不知所措。
坎迪丝·庄(音)在新西兰《费尔法克斯新闻报》的网站上撰文称,中国父母只是用另外的方式表达爱意,通过间接的表示而非直接的告白。但是,这位在悉尼生活和工作的作家忽视了或许是中国文化里最隐秘的表达爱意的方式:管教。
德里斯科尔称,中文里有句话总结了管教在中国式养育里的作用:打是疼,骂是爱。家长管教孩子,因为他们在乎孩子。这种“严厉的爱”也体现在最接近“训练”概念的抚养方式里,它需要严格控制孩子。这在西方可能显得约束性太强,太专制,但“训练”在中国文化里实际具有关心的温暖含义。中国父母或许被简单化地看作冷酷无情,但他们的严厉其实出自关爱。
德里斯科尔承认,自己也曾误解中国妈妈关心自己的表示。小时候,她觉得妈妈残酷无情,恨妈妈的严厉。但是,她现在知道,妈妈当年做的一切都是为她的将来。就像《虎妈战歌》作者蔡美儿的女儿索菲娅一样,德里斯科尔后来意识到,没有妈妈的严格教导,她永远不会成长为今天的自己。
德里斯科尔说,索菲娅和她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都要归功于妈妈为孩子确定的高标准,还有她们对努力的看重。德里斯科尔记得,妈妈曾经长时间坐在她身边强迫她学习。德里斯科尔当时不知道,但妈妈每天晚上在她睡觉以后都要看她的课本,以便能帮她复习。妈妈如果从来没这么做过,她怀疑自己能否对学习那么认真,或者能否进入一所顶尖大学。
德里斯科尔认为,中国父母太爱孩子,宁愿为孩子的未来作出牺牲。这种“训练”不仅仅适用于管教孩子,家长也必须学习应对付出而得不到感谢的艺术。
德里斯科尔说,担任严格的训导者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牺牲。她无法想像妈妈会享受她因为爸爸仁慈而更喜欢爸爸这个事实,她每次大喊“我恨你”也一定让妈妈伤心,特别是当妈妈处罚她只是为教育她知道对错的时候。德里斯科尔说,她可以肯定,妈妈宁愿跟她和妹妹一起看动画片。但是,妈妈不得不保持严肃的面孔以约束她们,直到她们学会约束自己。
德里斯科尔还说,中国父母对孩子幸福与未来的担忧大过他们对回报的需求。这就是他们的爱之深,也是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
德里斯科尔认为,与中国父母为孩子付出的牺牲相比,“我爱你”这句被说滥了的话空洞无物。这是因为,中国文化讲究“少说多做”,不看重言语。德里斯科尔认为她的妈妈就是典型。妈妈花几小时为全家人做饭,自己却只吃剩的,还为支付孩子高昂的学费卖掉珠宝首饰。若干年前,德里斯科尔的家乡流行凯蒂猫,妈妈在新加坡各地的麦当劳外面排队,只为给她买齐全套的这种玩具。
德里斯科尔最后说,现在妈妈和她相距6000公里,妈妈用传统的那句话表达她的爱。听到童年如此渴望的那三个字,德里斯科尔很高兴,但却怀念妈妈的唠叨和责备,因为这传递了妈妈对她的爱,远胜过任何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