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吴卫鸣:澳门正在变成露天的博物馆

09.12.2014  18:45

   澳门正在变成露天的博物馆——专访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吴卫鸣

  “阳光透过圣若瑟教堂的天窗照射下来,在这座圆形穹顶的建筑中,在不同的时刻,光影的移动非常美。”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吴卫鸣向新华社记者谈起他对澳门历史建筑的感受时,这样说。

  今年56岁的吴卫鸣出生于澳门,于2010年出任文化局局长。对于在澳门文化系统工作了32年的吴卫鸣来说,平生最大的幸运,就是见证了澳门这座曾经的没落边城,蜕变为世界文化遗产之都的历史变迁。

  1983年,25岁的吴卫鸣凭借绘画技艺进入澳葡政府,成为历史建筑的绘图员。“那时候,欧洲已经有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但那些理念对当时的澳门来说,是脱离实际的。”吴卫鸣说,“那时候和同事沿街去宣传文物保护,老百姓特别不理解,说那么破烂的房子,留下来有什么用?

  吴卫鸣说,尽管澳门的文物保护之路开始并不顺畅,但是他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澳门是中国人的地方,总有一天,中国人会对自己的文化遗产重新认识、好好珍惜。

  1999年,饱经沧桑的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归后,“澳人治澳”带来的政治自信以及澳门经济的高速增长,点燃了澳门人的文化自觉。2005年,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澳门历史城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素有“东方蒙地卡罗”之称的澳门,展现出“文化澳门”的迷人身段。

  吴卫鸣告诉记者,回归后,特别是申遗成功后,澳门的文化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澳门文化局已从回归前只有“两个厅、两项工作”的小机构,发展成为由8个厅、17个处组成的文化主管机关。现在,这支成熟的文化主管团队所做的工作,正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澳门”这两个字的文化含义。

  “澳门历史城区的面积有1.32平方公里,这意味着在澳门半岛不到1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超过13%的面积成为了保护区。而如今的澳门已成为近60万人口的拥挤城市。”吴卫鸣说。

  面对“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澳门决定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澳门这么小,却有这么多的文化遗产、这么多的文博机构,那我们就把澳门变成一个露天的博物馆吧!”2010年,吴卫鸣从民政总署文康部部长卸任,就任澳门文化局局长。随后不久,“露天博物馆”的概念经文化局提出,受到澳门市民的欢迎。

  “现在澳门的很多碎石小路,是在16世纪的时候慢慢形成的,这些小街就像是澳门城市发展的叶脉,带领游客去观赏风格不同的文化珍品。”吴卫鸣说。

  在“文化叶脉”的理念下,澳门文化局与旅游局共同推出了“历史足迹之旅”“绿色文创之旅”“中葡交汇之旅”及“艺文探索之旅”4条步行旅游线路,所代表遗迹分别包括议事厅前地、望德圣母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妈阁庙等。

  在过去的一年中,舞狮、舞蹈、粤剧、武术、土风舞表演等文娱活动,在步行线路上轮番上演,捧出了具有澳门特色的“文化大餐”。

  吴卫鸣告诉记者,“露天博物馆”现在仍是一个“进行时”概念。文化局还将与更多民间社团、私人会馆进行合作,让更多“有故事”的历史遗迹早日揭开神秘面纱。

  “澳门有一个上架木艺业联合公会,他们的会址有150多年的历史了,是澳门唯一一个供奉鲁班的地方。我们正在和协会讨论合作,把这个地方办成一个木艺工具的展览馆,向公众开放。”吴卫鸣说。而类似的构想,还有很多。

  “在澳门3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有20多座博物馆,这在全世界来说,是密度很大的。”吴卫鸣说,“回归后,澳门各类博物馆不断出现,加在一起就像是一个攥紧的拳头,显示了文化的力量。”他说。

  回归后,澳门的各类博物馆与内地文博机构建立了紧密联系,展示了澳门“博物馆之城”的新姿态。自1999年起,澳门艺术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每年一次联合办展,而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以及卢浮宫、蓬皮杜等海内外知名博物馆的馆藏亦曾光临小城。

  近年来,澳门博物馆气氛浓厚,走近博物馆的人数基本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13年澳门14家公营博物馆的总参观人数比2012年度上升15%。

  如今的吴卫鸣,仍然会“走街串巷”向市民宣讲澳门的历史由来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而与年轻时代截然不同的是,吴卫鸣听到的再也不是反对的声音,而是市民对于澳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澳门是个好有魅力的城市,几个世纪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留在这片土地上很多很可爱的建筑物、广场、小街小巷,如果你对我说的这些感到好奇,那就是我们文化工作的乐趣与动力。”他对记者说。(记者 刘畅 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