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行动,强如简单的标签

08.04.2015  13:06

比起简单给阿彬贴一张“不良少年”的标签来,这些基于爱的举措和行动,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

东莞时报》报道,3月20日,在樟木头中心小学,教美术的陈老师因收作业时和四年级学生阿彬(化名)产生口角,进而遭到后者的暴打。此事引起陈老师旧伤复发,入院治疗,至今还在休养中。涉事学校方面表示,阿彬或因家庭教育原因患有狂躁症,已多次因为一些小事与其他师生发生冲突,但因其还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对他无可奈何。

这是一起令人遗憾的教育事件。在一所以教书育人、教学相长为职志的学校,竟然会发生这样一件伦序错乱、严重违反教学秩序的肢体冲突,不仅是对于教育本义的亵渎,也是对于教师职业和师生人格尊严的侮辱。

虽然翻检媒体报道,近年来这类事件屡见不鲜。然而,坦率地说,这种事件如果发生在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的学校,都足以成为一起震动当地或学区的丑闻,不仅当地传媒会广泛报道,社会舆论特别是教育界内部更会深度讨论。之后,在广泛的观念共识基础上,学校、学区或教育部门还会对事件进行全面检讨、对于教师规范和学生人格发育状况予以全面评估,对责任者施以严肃的法律或规范惩戒;另一方面,制订相应的计划和方案,重新恢复被伤害教师的尊严与信心。

其次,因学生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之无可奈何这种说法值得商榷。虽然说,学校遵守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开除学生的规定固然不错,不过,这不意味着学生和作为学生监护人的家长,因此而被豁免了因打伤他人而导致的有关经济赔偿责任,更不代表,学校在会同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商榷的基础上,有权在其后的教学中,拟定、采取学校、家长和学生均认同、不违背国家法律且适宜、适当的教学惩戒机制。

再次,必须指出,在没有确切的医学诊断之前,仅仅凭借几起事出有因的人际冲突,便轻易怀疑学生阿彬可能患有“狂躁症”,校方这种做法是高度不专业的,也为其后可能的诸多法律纠纷埋下了伏笔。谁都不难理解,在一个精神病还远未去魅、人们也还不能平等对待精神病人的社会中,“狂躁症”这个精神病学上的专用名词对于普通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更不难理解,对于一名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一旦被贴上这张标签——暂且不论这张标签与其背后的医学事实是否一致——基本上可以断定,这名孩子在这所学校里正常的学习、人际交往、性格发育,甚至更长时段的人生发展,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无论是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名誉、人格和受教育权计,还是从维持全社会对于教育职业素养和能力的信心的角度出发,对这种轻率的说辞,理当抱有特别的警惕和反省。

最后,通读报道,不难看出,学生阿彬身处一个父母失和、父母教育亦简单粗暴的家庭。阿彬容易动怒的脾气,也直接关乎这样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当前,为了“保护未成年人”、避免“影响阿彬的前途”,涉事的陈老师拒绝接受媒体采访,不愿多谈此事,这固然值得钦佩。但是,如果要从实质上帮助阿彬的角度考虑,那么也应该承认,阿彬的父母、学校和身边的社会责无旁贷,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对阿彬进行秩序规范意识和爱的教育,帮助他慢慢脱离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极端思维方式,纠正阿彬人格中因环境熏陶而产生的情感偏差和非理性认知。

正如记者采访的当地社工所言,地方政府应该动员社工机构尽早介入,会同学校,对阿彬及其家庭进行必要的干涉。必须承认,比起简单给阿彬贴一张“不良少年”的标签来,这些基于爱的举措和行动,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