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楼事件引发对扶贫资金的反思
东莞时间网讯 近日,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播出,引起了全国轰动。原来是海南省临高县这个国家级的贫困县,投资了1.3个亿,修建牌楼,而土地被强征的农民,即将流离失所,生活无着。
一排1.7公里长的牌坊群,除了寥寥几个观众外,当地人并不愿在牌楼附近活动。而当年在牌楼上题字的不少领导,已然落马。
新浪网四川雅安用户3888508886对此不由推断起贫困的根源:“所有贫穷县都是有原因的,这就是原因之一。”
网易广东省东莞市网友“miaohuaa”认为:“这是典型的败家子官员,头上戴着国字头的贫困帽子还大手笔地建设一堆垃圾,贪腐官员题字的牌坊立给谁看?只顾投入不问产出,谁来负责投出去的钱?不会是只要能上项目就有机会捞钱吧?期待后续报道。”
责任追究,自然浮上心头,央视也对此问题有涉及。不过,当地官员却有自己的看法:作为一个项目,其实我们更看重的是它的合法合规性。这是经过常委会、政府会、党代会、人代会全通过的。
众所周知,我国在政治生活中推行民主集中制,遇到重大决策多以集体领导、集体拍板决策的形式来拿主意。这本应成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保障,最终却成为了一些地方官员逃避问责的挡箭牌。
而对当地修建牌楼与幸福女神的大手笔与规划,民众的反感是具象的。一地主政官员不问苍生问女神,除了以牌楼邀功于上级领导,更有打造幸福女神的宏大计划,意欲将其作为当地文化标志,从而招商引资。但其能得以施工建成,甚至不少领导在上面大秀书法,所透露出来的信息,这样一桩重鬼神轻苍生的大业显然是得到过上级部门的支持的。
跳出对单个事件的问责,我们还须从这个新闻中读出更为丰饶的意味。国家对于贫困地区扶贫资金的使用,应有有效果的监督考核,并应形成明晰的政策,以避免扶贫资金成为唐僧肉。对于钱的使用,更应有详细的效益考核,投入何处,产出多少,起到了多大的扶贫杠杆效应,都应在考量范围之类。否则,面子工程,贪腐工程,会不绝如缕,持续消耗国家的财政与政策支持,而广大民众长期无缘告别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