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享诗名六十年
23.07.2014 13:19
本文来源: Ndgd.Oeeee.Com
邵燕祥与丁聪常有合作,一诗一画,针砭时弊。图为丁聪1996年为《三家诗》绘《吟月图》漫画像:左起黄苗子、邵燕祥、杨宪益。 资料图片
□王学泰
“不悔西湖诗贾祸”
四五年前,有一次约几位朋友一起吃顿饭,其中有邵燕祥先生和老同学郭宝昌。宝昌一见邵先生就说:“邵先生我还能背诵您的《忆西湖》呢!”说着他就背起来:“不是乱花浅草的三月,不是桂子飘香的中秋,雨雪霏霏,冷风穿袖,湖上寻舟(杭州西湖),船娘笑我,痴兴浓于酒。”这是一首颇具旧体诗意境与情调的作品,我也读过此诗。当然,这种情调的作品必有“左棍”的讨伐,扮演这个左棍的就是初出茅庐的姚文元,理由也是旧时的“士大夫情趣”。那时凡是涉及到“旧”必然是“反动”,令人闻之而丧胆。其实许多新诗人都写过这类作品,如胡适、郭沫若、闻一多、戴望舒、陈梦家等。旧体诗自有其独特审美特色,自由体的新诗融入旧体风调,别有一种趣味。这在思想、情感、趣味定为一尊的时代是决不允许其生存的。因此被维持文坛一统文痞所掊击,也宜。
五十多年后,邵先生犹忆及这场公案,他在《西湖杨柳枝十首》第二首云:“平生最忆在杭州,湖外青山堤外楼。不悔西湖诗贾祸,难忘曾作少年游。”注云:“五十年前初游西湖后,魂牵梦萦,曾写《忆西湖》诗一首,刊于浙江《东海》月刊(1957年1月号),旋即遭姚文元批判,指为士大夫情趣、不良倾向云云,延至‘文革’仍列入罪状。”
邵燕祥自十几岁开始写诗,五十年代成为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其他如公刘、闻捷等)。因富于正义感,自然难逃1957之厄。此时,他失去发表的权利,开始默默耕耘不期待发表的旧体;改革开放以后,写了许多颇受读者欢迎的杂文,连旧体诗也朝杂文方向发展。他谦称为“打油诗”,其集亦名之曰《邵燕祥诗抄·打油诗》(以下简称“打油诗”),我觉得可称为“诗体杂文”。
1 2 3 4本文来源: Ndgd.Oeeee.Com
23.07.2014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