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谈在丽江:真没人给我送礼 别妖魔化场合应酬

22.08.2014  13:39

  Who is it 王志,原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现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2014年重返荧屏签约陕西卫视主持节目。

  原标题:王志卸官后自述:是不是真有颗仕途心?

  王志说,他已经用他自己的方式给出了答案,他已经放弃那颗仕途心了。

  临近50岁,王志准备出本书,书名就叫《因为,所以》。从进入央视,到离开央视,到丽江市副市长,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到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王志憋着一口气,他不相信命运,但相信因果,想要的结果,找出对应的因,然后为之准备。他承认自己是既得利益者,但方式正当,没有毛病。

  2008年,得知王志要去丽江,患有偏瘫在北京复健的王志父亲不愿拖儿子后腿,也不愿给儿媳添麻烦,执意回到了老家衡东县城。一年后父亲过世时,他正在挂职丽江的任上。

  也许因为父亲,王志谈起了一直回避的问题——他是不是真的有颗仕途心。“我回到学校就是一个举动,”他说,“我用我的方式给出了答案”。

   王志=口述

   面对面》的两个里程碑

  《面对面》的基本形态是一对一。40分钟,两个人一问一答,最早没人敢想。作家钱刚在《新闻调查》里第一次用了这种形式,采访了身陷囹圄的鹤壁市长。我用这种形式做的第一期节目是《姜瑞峰》,也是在《新闻调查》播出的。正面人物一般很难采访,因为很难质疑。你质疑他观众质疑你,但平平淡淡谁又爱看呢!姜瑞峰是河北省永年县工商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被中纪委树为典型。他说,腐败分子一天到晚就想着金钱啊,就想着美女啊。我反问他,金钱和美女有什么不好吗?他一愣。

  记得播出那一天,我正好经过我们中央电视台那个大厅里面,一楼有个大电视,我们的办公室、编辑室、新闻中心都在二楼,所有的电视都在看一个节目,就是《姜瑞峰》。听着自己的声音在那儿,图像在那儿,要说心里一点儿波澜没有那就虚伪了。最后所有人反映,从来没有人这么做正面人物采访。我觉得,这真正的就是我在央视立足的一块基石,我觉得我上道了。

  第二个里程碑就是《刘姝威》,刘姝威的故事说得很多了。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几个来回的追问。到非典时的“三山”,《王岐山》、《钟南山》、《吕厚山》一对一访谈,我已经相当娴熟了,几乎就是直播,没有太多东西可以剪掉。编导都愿意跟我合作,为什么?因为片比高,几乎不要剪,性价比很高。成克杰在人生最巅峰的时候,《东方之子》我采访他,但是等他出事的时候是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都已经同意采访,我看着他接受庭审,5天哪,我天天坐在那儿。车已经开到天安门广场了,他又反悔了,这是件遗憾的事情。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时间(原《东方时空》制片人)还说过,王志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能拉下脸来。其实生活中的我不是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常常有,有时还觉得那是尊重人家隐私。但在镜头前不同,那是工作。不能喜形于色怒形于色,喜欢不喜欢都是一样才公平。如何练就这样的功夫和自信?我就是我。打个比方,当年数学我要多几分,不就进北大了?北大每年毕业那么多人,都能成王志吗,都能有这个机会吗?不一定吧。第二,我不认为你所在的大学可以决定你的未来。湖南师大不是一个名气很大的学校,但我敢负责地说,至少中文系它不差。第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在湖南师大怎么读书,读了多少书,我自己清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话听起来有点儿狂妄,但“”是有的,能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是一码事儿,但起码得有心哪。

  《面对面》第一期我们采访的是牛群,但播出的时候第一期不是牛群。播了胡润,临时赶制的一期。为什么,吸取《实话实说》的教训。《实话实说》播到第三期的时候就停了,挨了批评。《实话实说》原来设计的不是这种,实际上不能算新闻访谈节目,应该算典型的清谈节目,形式娱乐,话题偏软,但小崔当时的主持超一流。《焦点访谈》的影响力曾经很大,但即便那时候,这个节目形态也不能叫“访谈”,典型的专题片做法。

  (采访)牛群没问其他的,3个问题。第一,裸捐是什么意思。第二,你有什么可捐。第三,你捐还是不捐。你不觉得这种问题是很正常的吗?

  质疑的分寸很难把握,有时候弄不好就往尖刻上靠了,但是尖锐和尖刻是两码事儿,我想追求的效果是尖锐。甚至温总理2004年去我们台里的时候,赵台介绍到我,他说不要介绍,我很喜欢他的节目,我很喜欢他的眼神,就是看着你,盯着你,你不能说假话啊,就那意思。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