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不必把“APEC吐槽”太当回事
【环球今日评】近期可能再没有什么大事,能像APEC这样生动的诠释复杂中国这个概念。
在微博上键入APEC,你看到的是两个中国。一边是网友们纷纷晒出这两天北京的蓝天和空荡的候车厅,期望APEC能“多呆会”;一边是网友们吐槽政府为APEC大动干戈,单双号限行、快递延误等等不便干扰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期望APEC“别再来”。
这两种矛盾态度,是复杂中国在社会心理层面上的集中反映。APEC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人对现实中国的纠结表情。我们期望享有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好处,却不想忍受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人口膨胀等种种不便;我们期望享有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所获得的外出旅游、国际经商便利,却不太愿意在家里表现“待客之道”,开始抱怨洒扫迎客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这种纠结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病,中国还算是“早期”。远的不说,几个月前的巴西世界杯就是最典型病例,巴西人把对国家基础建设和教育投资不足的怨气发到世界杯上,为什么不把踢球的钱用到基础设施上?这是巴西人纠结的主题。在中国,随着国力提升和国际地位提高,我们正在融入一个“更大的”世界,不仅是政府要承担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老百姓也要有分担国际责任的心理准备。从历史经验看,中国政府绝对不欠缺办好一场国际会议的能力。但现实中国的复杂性,已经越来越不是一招简单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就能解决了。老百姓期待蓝天绿水,抱怨限号限行,也是办好APEC需要解决的大事。政府部门办好APEC下了很大力气,也应该拿出同样的力气来化解“APEC别再来”这种情绪。从眼前看,对管理者来讲,让所有人闭嘴不抱怨并不现实,重要的还是要用耐心的舆论沟通和广泛的信息公开来争取群众的理解。当然,从长远来看,蓝天绿水一路畅通还是要通过国家层面,从经济结构调整上下大力气,通过有效的经验总结和具体行动,把“APEC蓝”变成“北京蓝”“中国蓝”。
对于生活在复杂中国的我们来说,一颗包容的心非常重要。中国正在向上走,每个公民也都参与其中,举办APEC这样的大会,是个人和国家在上升进程都要经历的风景或是考验。隆重迎客给个人带来不变,却让客人感受到了东道主热情;单双号限行,限制一半人开车,但给了另一半人畅通;限产停工一方面影响了部分生产活动,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深切地认识到环境污染之严重,治理之艰难。我们能感受到自己身处的麻烦,也需要体会到他人和社会的困难。
APEC是奥运会后北京迎来的第一场盛会,别让纠结这样的国际性活动成为我们的一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