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九成瓶装气来自“黑气站” 100%掺假
7月15日,白云区西约大街一杂货店门口放着煤气瓶。实习生 陈浩森 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本周一,市政府常务会议透露,广州九成瓶装液化气来自经营黑点!面对这一惊人的数据,广州市燃气行业协会秘书长蔡大华坦言,由于现行国家标准对瓶装液化气供应站提出了较高要求,一些供应站企业很难拿到许可证,因此铤而走险开起“黑气站”。蔡大华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推广管道天然气,同时合理规划瓶装气供应站。
正规气站规划滞后 致“黑气站”猖獗
广州市城管委此前的统计显示,广州拥有正规牌照的供应站不足400家,而各种“黑气站”却有2000多家。广州为何出现数量如此庞大的“黑气站”?
“这不是‘广州特色’,很多大型城市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国家标准对供应站的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得企业很难拿到许可证,自然就铤而走险。”蔡大华介绍称,目前瓶装液化气建站执行的是《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该规范提出,瓶装液化气供应站可分为三级,其中最低等级的Ⅲ级供应站需是单层建筑,而且不得与住宅、重要公共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毗邻,此外还提出了其他限制条件。
“国标要求的单层建筑、不得与住宅等毗邻,在广州城区几乎很难找到这样的地方进行建设。国标都达不到,更不要说广州提出的其他条件。”蔡大华认为,国标提出了高要求,但在规划时没有纳入考虑,也就没有留出地块进行配套开发。
随着广州经济不断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正规市场始终无法形成,这就给‘黑气站’可乘之机,巨大的需求就这样流入了‘黑气站’中。”蔡大华称。
蔡大华表示,管道天然气的使用可以消化瓶装气的部分市场,但一些老楼和餐饮店仍需要瓶装气,这就需要政府在未来的规划中统筹考虑。
蔡大华建议,广州能否在坚持安全底线的前提下,适当放宽供应站的建设标准,让部分“黑气站”转变为可以领证的合法供气站,从而引导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
“黑气站”可能调包气瓶
目前,一些“黑气站”为招揽生意,散发小传单并称可以累积换气。对此,蔡大华提醒称,“只要是‘黑气站’的瓶装气,100%会出现掺假、用气不足的情况。”他介绍,在充气这一环节,“黑气站”和正规供应站的成本几乎相同,“黑气站”只能通过“克扣”每罐瓶装气的用量来赚钱。
蔡大华表示,如果居民首次是在正规供应站购买的瓶装气,一定要认准电话号码,以便日后更换瓶装气时拨打。“大家千万不要相信小广告上的宣传电话,如果将正规供应站的气瓶拿到‘黑气站’充气,很可能被‘调包’。”
电子标签能否规范市场 有待观察
本周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确定,广州将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电子或二维码标签液化气瓶。“这个政策的出发点和想法是很好的,但在实操的过程中,标签是否牢固、政策是否有连续性,则是企业关注的重点。”蔡大华称。
蔡大华介绍,电子标签预料将附着在液化瓶身上,“但一些餐饮行业油污多,使液化瓶表面沾染许多污垢。液化瓶经过长期使用,瓶身也可能出现磨损,电子标签能否经受住考验?”
此外,瓶装液化气企业也非常担心,电子标签这一政策是否能有效且持续执行。“政策出发点和想法是很好的,但能否对‘黑气站’充斥的市场起到规范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未来政府是否会一直推行也需要明确。”
由于增加电子标签,需要对喷枪等设施进行改造,而这笔费用由企业承担。“燃气价格持续变动的背景下,预料价格可能出现小幅的上涨,来消化这笔成本。”蔡大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