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为救儿甘当人肉沙包:孩子的生命比尊严重要

11.12.2014  04:36

  甘当“人肉沙包”的夏军在国贸附近募款时的情景 摄/记者 刘畅

  苏国福每天都会上街用“一元换百元”的方式求助 摄/记者 柴程

  法制晚报讯 昨天下午,治疗顺利的皓皓转至普通病房治疗,筹集到的80多万元善款,可以解决接下来的后续治疗费用问题。这个“父为救儿甘当‘人肉沙包的故事,可谓取得了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

  在与两名为子筹钱的父亲的对话中,记者发现,对于上街求助,他们也曾有过纠结,但为了孩子,还是放下了尊严。记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之所以选择捐助“人肉沙包爸爸”,大多数人都是出于对于父爱的感动。如果再次遇到类似情况,4成人仍然会选择出手相助。

  中国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潘先生并不赞同夏军这样的方式,认为会引发一些患儿家属的效仿。将善款的筹集变成为了可怜而可怜。当这样的事例越来越多,公众疲劳后,就只能采取更极端的方式,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对话“人肉沙包”夏军

  “孩子的生命比尊严重要多了

  夏军,来自四川南充。去年10月,儿子皓皓被确诊为白血病。今年7月来京完成了骨髓移植手术,然而后续治疗费用需要100万元左右。

  老家的房子变卖了,借款也已花光。夏军考虑再三,决定到大街上充当“人肉沙包”筹集善款。结果不但没有人打他,还筹集到2万余元。经网络传播、媒体报道后,4天时间里筹集善款80余万元。

  谈选择:求助的路走多了,知道哪些是无效的

  法晚:在当“人肉沙包”前,都做过哪些努力?

   夏军:在网上发帖筹到了几千元钱;找政府机构,通过妇联、街道、村委会等很多部门的帮助,又凑了5万元;但在基金会方面,因为孩子的病属于高危难治的类 型,不少基金会都不受理;而最初在四川找电视台、电台、报社求助时,要么就是给报道了却没人关注,要么就是回应说我这样的事儿太多了,话没说完就挂电话 了。

  法晚: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夏军:我也实在想不出别的法子了,求助的路走了很多,虽然不知道哪条路有效,但起码知道了哪些是无效的,所以就想到了这点。

  法晚:你担心被打吗?

  夏军:当时还是很纠结的,怕真的被打。我想着如果人家真的打我,我就求他打轻一点。如果真的被打得很重,可能我第二天就不会出去了,而是再找别的方法。毕竟我是为了给儿子筹钱,要是自己都被打得很受伤那就不值得了。

  法晚:通过这种方式你预估能筹到多少钱?

  夏军:有个十万八万就很难得了吧,确实没想到后来会有这么多人捐钱。

  谈质疑:孩子的生命比尊严重要多了

  法晚:有质疑声音吗?

  夏军:一些相熟的朋友跟我说,有不少人对我的行为有看法。比如我的一个朋友给我发短信说对我很失望,我这样做就等于出卖了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当初在华西医院的一个医生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不能助长我这种行为。

  法晚:你怎么看待这些声音?

  夏军: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可能没有什么比尊严更重要,但对于一个父亲来说,孩子的生命比尊严重要多了。

  法晚:被质疑为炒作,你能接受这种说法吗?

  夏军:也能接受,毕竟没有关注就没有帮助。但我这么做真的只是为了救孩子,是很单纯的求助,没有其他的意思。

  法晚:当媒体广泛报道你的事情后,第一反应是什么?

  夏军:说不好,但肯定是高兴的。毕竟治病的钱很快就筹集到那么多,但也很担心,感觉压力很大。

[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