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元素激活迎春花市活力

03.02.2016  11:28
本报报道,1月29日,梅州市2016年迎春花市正式开市,花市将持续到2月7日。今年展花更靓,新品更多,各色时花更是惹人注目,也带来了十足的人气。

  ■ 徐剑锋

  本报报道,1月29日,梅州市2016年迎春花市正式开市,花市将持续到2月7日。今年展花更靓,新品更多,各色时花更是惹人注目,也带来了十足的人气。

  逛花市、买年花是梅州市民过年的一项习俗,买几盆花摆在家里,不仅增添了过年的气氛,而且也蕴含了新年新气象的好兆头。笔者认为,办好花市,不仅要通过强化管理、规范交易来确保花市圆满成功,而且也面临着在“守旧”中“创新”传承的问题。

  毋庸置疑,迎春花市以花卉为主题。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让迎春花市热闹地办下去,归根结底在于两点:一是消费理念持续更新,二是消费模式不断创新,迎合并充分挖掘出市民升级的消费需求。

  从商业角度来说,像百货业一样,单纯靠购物已不能满足公众需求,只有加入吃喝玩乐一系列元素,才能吸引更多人气。同样复制到花市上,如果能创新,就必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而创造更大的价值。擦亮花市招牌,就是要在做大与“花”相关的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张扬个性、办出特色。从这个角度来讲,传统的迎春花市也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不断增加花卉品种的同时,通过“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市民主力”来不断丰富花市的文化内涵。比如,可结合科普知识介绍、花卉特色文化展示等内容来提升功能,丰富内涵,切实增强迎春花市的参与度和趣味性;又如,将一些梅州传统“老字号”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极具浓厚年味的特色内容融入进来,这样既可吸引人气,也可为花市增添别样的年味。

  总之,让迎春花市释放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是要用创新的价值、市场的力量去激发消费需求,擦亮花市品牌。某种意义上,这考量的是花农智慧,也“倒逼”着产业转型、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