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平板写代码、打Dota?这并非在开玩笑
题图/微软
我长期坚持的一个观点,就是现有的桌面电脑平台,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巨大软件群,一定会逐渐的被手机和平板等设备取代,而且是完全取代。不过幸好我人微言轻,否则要是老罗那个知名度,早被翻来覆去的打脸了。从目前的市场份额的数据来看,PC和手机平板之争还是处于胜负未分的阶段,而自从Windows 10发布之后,PC平台也从当初的低谷越见起色,而苹果的Mac平台也继续在创造一些销量,就连我自己也更换了新一台笔记本电脑——甚至我必须同时跑在Mac和Windows两个系统上才痛快。
不过,一个用电脑的人是否就没有资格“诅咒”电脑在肉眼可见的时间内灭亡?一个使用QQ的人是否没有资格骂腾讯?一个自己不会踢球的观众是否没有资格来评论足球比赛上专业选手踢得好不好?——我相信这些问题是同一类问题。所以我接下来仍然要固执己见。
很多替代都是在大多数人已经察觉不到影响的时候发生的。比如当初的模拟移动电话转为GSM网络,以及小灵通退市,都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也有一些替代最终完成花了比预想长的多的时间,比如电报大多数人90年代末期就不怎么用了,它硬是又在新世纪撑了15年,续命能力惊人。所以具体什么时候发生这个由桌面计算向移动计算转移的里程碑事件,我觉得不太好说。而且,定义也是个问题。电子大屏幕使用Windows XP或者使用Android没什么区别,但长期不获替换只是因为质量好,用了几十年都没坏而已。这时候算替代呢,还是不算替代呢?
在那些坚持PC不死,只是凋零的人看来,他们自己的工作要求他们必须用到PC,因此才会觉得手机平板自诩生产力工具会让人笑掉大牙。持这种意见最集中的几种人是:程序员;CAD、3D等专业软件操作员;PC游戏爱好者。
我来给这些同学指个方向。
用手机平板写代码
写作都是和键盘(或者鼠标)离不开的。作为一个码字的,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码代码的人有何需求。有些时候,写作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戴上降噪耳机,打开开关却不播放任何音乐,营造一个噪音隔绝的空间,在你最熟悉的Herman Miller办公椅上,甩开膀子敲打机械键盘,用汉语,英语,C#,PHP或者HTML书写的诗篇像流水一样从脑中流出。
另一些时候,你需要灵感。灵光一现的时候,有人喜欢拿一个小本子,一方面因为手机很容易没电,另一方面则是有机会传承一下由Moleskine日记本和LAMY钢笔共同营造的百年逼格。
“这些事情手机平板做的了吗?用毫无触感的屏幕键盘指指点点,出了错误不能用鼠标精准定位,更没有完整的编译环境能让我看到结果?”恍惚中我觉得自己被如此地千夫所指。
可是且慢!谁说便携设备和你熟悉的键盘鼠标操作不可兼得呢?
我自己就有一个全尺寸可对折的蓝牙键盘,尽管个别键位的配置我不是很满意,但在用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后已经习惯。即使是用它来配我的手机,而且不借助鼠标我也可以完全适应手指触摸屏幕相应位置,然后再配合键盘来修改。
如果你非要牌子的话我并不推荐自己用的这款——这是别人送我的,我觉得够用就好所以才用下去了。微软的两折蓝牙键盘,触感和Surface Pro 3的键盘盖完全一样,折叠起来是6.1x5.3英寸,一方手帕大小。
图/PhoneArena
我觉得如果给现在的iPad配上专业的全尺寸蓝牙键盘的话,文字办公方面的工作应该没有问题了。如果不限定系统,Android平板能够完美的支持鼠标。比较适合平板当中像电脑一样执行生产力任务的操作系统是国产的Remix OS,在操作习惯上也尽量拟合Windows的体验。
接下来,对于大量文字输入,反而我现在比PC更加依赖手机。很多人都知道我是讯飞输入法的重度用户,平常在没有人的角落当中,只要说话就可以完成绝大部分的文字录入,然后再配合刚才所说的键盘和触摸屏幕的方式来修改。即使是在有电脑和鼠标键盘的办公环境当中,文字的主体部分也需要我事先对着手机说话,然后再在电脑上进行修改。
因此,我觉得同样是作为一种语言,学习编程和学习一种新语言之间有共同之处。而其中一些格式化的内容也可以用缩略语言表达出来,从而降低键盘输入的比重,甚至可以用语音命令编程。
前端同学可能很熟悉的Emmet就是这样一种 HTML/CSS 速写神器,到底有多速度?输入指令 html:xt 即可生成这么一大坨东西:
把 html:xt 这样的指令用语音念出来,难道是不可能的任务?那只是它违反了你长期形成的编程习惯而已。
我相信,随着配件技术的不断更新,应该也会有适合折叠携带的机械键盘出现。在解决键盘问题之后,剩下的就是IDE的进化了:程序员可以点选或者语音录入命令,生成代码,然后点按或用键盘定位,修改个别变量和除错。然后通过快速的网络连接,借助远程计算资源,在云端即时生成编译结果,返回自己的手机或平板屏幕上。
图/微软
用手机平板运行专业应用
贸然评价其他人的专业是很危险的,因为这样会轻易暴露我的无知,这也是我之前承诺过不去做的事情之一。但是我依然想就自己所看到的一些表面情况说一说。有一次我坐飞机的时候,坐在了经济舱靠前的位置,在拉上头等舱的帘子之前,我可以看到紧贴驾驶室的一块液晶屏幕,而乘务长在屏幕上指点操作,我们就会听到安全须知,机长广播等预先录制好的声音。要知道在触摸屏出现之前,肯定是各种开关糊满一墙。在现在的国际空间站当中,也已经使用平板电脑来代替以前像字典那么厚的纸质操作手册。
仅仅限于电路设计,精细绘图,3D渲染这几个方面的话,我觉得主要的障碍可能在于鼠标勾勒的线条会更横平竖直,能够精确定位;而桌面计算拥有强大的渲染能力。我想就绘图的精确度和渲染这两个方面来说一下。
图/Wacom
在图表绘制方面,不管是微软官方的iPad版PowerPoint,还是使用著名的绘图软件Paper by Fiftythree,手绘的效果都会让你爱上这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在PowerPoint,创作饼图的最新方式是用手指在屏幕上画一个圆(不用担心画不圆),然后拉开分屏,把一个Excel表格拖进去。而Paper更新以后加入了一个直尺功能,随手画出来的线条会由机器自动匹配,变成一条笔直的直线,整体的效果就好看了不少。
图/FiftyThree
实际上一般的绘图已经可以用廉价的平板电脑来代替数位板,它和专业设备之间的差距,现在可能只剩下了触控笔的精度问题。而如果你用手指的话其实就没什么区别。在小屏幕上用手指而不是鼠标来解决精细定位问题的方法,肯定是放大屏幕的一部分,类似游戏中的地图,在展示细节的时候,在屏幕的右下角一个小框定位你目前的位置,是很容易想到的一种设计。
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不久前vaio一款非常逆天的Win10平板Canvas Z,高配售价2万多,手写精度直逼wacom,其实就是一个针对漫画画师的移动工作站。CNET一位美工测试了该设备——需要指出的是她平时的主力计算环境是Mac Pro。即使是操作系统上不习惯,她也承认这款电脑可以让她在下班途中就完成对一小段动画的渲染。这充分说明了,只要应用跟得上,操作系统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图/CNET
如果仅仅把源文件的一些渲染工作交给移动设备来完成,那么有可能,在还没来得及研究出适合触控的绘制方式之前,仅仅用于渲染和运算这些任务的手机或平板客户端就已经上线了,并且开始逐步的,一点一点的蚕食以前只有在PC才能完成的任务。
使这一切更加激动人心的,是平板设备拥有极佳的可扩展性。在今年的巴展上LG推出的新款手机虽然相貌平平,但是最底部的可拆卸模块,可以变成电池组,SD卡读卡器,或者是增加运算性能。谷歌也研制了可拆卸组装的模块化Android手机。在二合一平板方面,微软Surface Book把显示运算能力加到了键盘盖上,这也是很明显的一种扩展。移动设备拥有比桌面机器更灵活的扩展性,这将会在未来补齐离线运算能力的短板。
你可以注意到,我始终没有提云端运算的问题。因为这是耍流氓,弄不好今后打开个浏览器都可以渲染了。
用手机平板玩电脑游戏及其他
游戏问题我根本不想多谈,因为当我们在捍卫PC游戏的尊严和荣光,昔日那些大型主机的爱好者可能已经哭晕在厕所。但哪怕是对于那些旧时代的怀念者而言,即将到来的虚拟现实也将一劳永逸地解决大屏操作的问题。因为过去的游戏只是一种视觉上的屏幕放大。而未来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将会包含比视觉更多的感官刺激。就像是新系统可以向下兼容一样,当然可以弥补大屏幕被取消的缺憾。
图/微软
即使是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上,微软也正在推行不同设备之间统一操作的战略,XBOX结合PC客户端,可以在XBox上运行PC游戏。而Continuum也可以让人们只携带一个信用卡大小的扩展坞,就可以外接显示器或者电视继续工作。未来针对PC游戏移动化的解决方案,可能是携带一个硬盘和显卡的外接模块,同时接到大型显示器上,运行Universal版本的游戏(比如Minecraft);但是掌控这一切的,依然是手机。
可以为我增加更多信心的事实是,本文的绝大部分产生于厕所当中,另一部分则是随便找了个咖啡馆坐下来补完。本文的主体来自讯飞输入法,而错别字修改和分段是在我的笔记本上完成——然而如果用手机我也非常有信心。
知乎的手机客户端现在已经具备了富文本编辑功能,而文学网站也推出汤圆创作这样的应用,直接方便人们使用手机进行创作,及时捕捉灵感。对于这些应用的用户来说,打字的不方便其实并不是什么障碍,不能够随时随地的马上开始写作才是。
我相信其他工种的人,恐怕也会过渡到这样的状态:随时随地的从口袋里掏出设备开始工作,而合上设备,就是你的生活——
——在你的工作被机器替代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