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抓拍有望倒逼司机改掉不良习惯

24.10.2014  10:44

    徐剑锋

    本报22日报道,经过两个多月的试运行,下个月起,梅城37个被称为“电子警察”、 具有识别交通违法行为功能的监控摄像头将正式“上岗”,侧重对违法停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不按标志行驶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证据确凿将处罚。

  37个“电子警察”正式“上岗”,让交通违法行为无处遁形,是基于“生命至上,安全为大”的考虑,完全不必大惊小怪。

  违法停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闯红灯、开车时接打电话等交通陋习,虽说只是不经意间的小举动,却个个都可能致命,在“一瞬间”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尽管交警部门对此也进行过多次专项整治,但受警力、时间、装备等因素的影响,难免会有“漏网之鱼”。

  “电子警察”在规范交通秩序、诉诸道路纷争,甚或是协助案件调查方面,不仅是“闪”你没商量的“抓拍神器”,也是技术改变生活的典范。我市安装37个“电子警察”,借助高科技的“火眼金睛”,既有处罚依据,又有技术保证,而且是“一把尺”“一碗水端平”取证裁量执法,必能“倒逼”司机改掉不良驾驶习惯,使出行更加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初期汽车文明的培养,必须严格强调惩戒和惩罚。安装抓拍设备虽是一种辅助的执法工具,但对司机却能起到极大的约束和警示作用。毕竟,要避免交通违法行为被曝光、追责,司机就得循规蹈矩地开车。

  其实,车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完全不必担心是否会被抓拍,也无需刻意逃避监控摄像头。对交警部门来讲,安装抓拍设备也非可以万事大吉,在将“抓拍权”关进制度笼子里的同时,还应从创新常态教育、监督等机制入手,让司机更加自觉地敬畏交通法律、顾及行车文明。当行车文明程度提升到有无执法都一个样的境界,又有谁会顾忌头顶上的这个“摆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