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IT男猝死”,不能只是一声叹息
猝死,一个残酷的字眼近年频频闯入公众的视野。昨日,一则“深圳IT男猝死于酒店马桶上”的报道再度引发关注。
清华大学硕士学历的张斌供职于深圳某通讯公司,负责软件开发。据其妻子说,张斌的猝死与长时间连续加班有关,他是“活活累死了”。临死前,他仍在加班。当时,他因感觉不适,同事劝其回公司租住的酒店休息,他回酒店后的深夜一点还发出最后一封工作邮件。翌日酒店员工打扫房间,发现他已猝死于马桶上……
生前,他对妈妈说:“我太累了”。而半年未见面的姐姐惊讶地发现,36岁的他已是满头白发,连理发的时间也没有,长发披肩……
这就是张斌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幅模糊的人生剪影。而到网上检索一下就会发现,近年有关“猝死”的报道可谓连篇累牍。有报道称,我国每年猝死的人数近55万,平均每天有上千人猝死。猝死现象越来越频繁,并呈年轻化的趋势。报道显示,许多猝死者都是三四十岁,甚至二十几岁。风华正茂的年龄,生命却似风筝突然断线,让人叹息!
固然,猝死与个体生命的健康等多重因素有关。但“猝死”频发,却绝非仅仅是医学命题。
以往公开报道的猝死者中,有公司高管、工程师、白领,也有公务员、警察和公交司机等。其中许多猝死者生前都有长期加班、过度劳累的情况。去年曾有媒体报道东莞一位工程师,猝死前竟然有一个月加班190小时的纪录(工资单上白纸黑字标明)。
劳累过度,加班加点,这些字眼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旧时把工人当牛做马的“血汗工厂”。但现今的情形似大有不同,尤其是一些公司高管、白领等,企业给其待遇不菲,工作条件可称优越,以至加班还给租住高档酒店,优厚报酬下,“卖命干活”似就成了“理所应当”。但是,华丽的表象背后,本质依然故我,那就是生命的价值屈服于经济利益。
或许,我们可以哀婉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也可感叹逝者不珍惜生命,过于好强。但是,面对企业过度的“加班文化”,尤其是在赶工期、业绩考核、承包制等种种客观因素的紧逼下,个体总是弱势无助者。当企业对绩效的追求到了漠视员工生命的地步时,它便异化成了杀人的软刀子。可以说,许多不幸的猝死者,实际就是“过劳死”的受害者。
劳动法早就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但是,到企业看看,有多少企业会严格遵守这一规定?能够按时发加班费已经算“中国好老板”了。对于某些劳动执法部门来说,是否8小时工作制,恐怕都没纳入监管的法眼。虽然近年不断有“劳累猝死”的报道,但只要企业做好了家属的善后,又有多少监管部门会去追究“猝死”背后的真相和责任者呢?
社会进步的最重要指标当是劳动者生命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与保护,但是,当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者“前仆后继”加入猝死行列时,这实在是当下社会的一大耻辱!(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阅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