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名牌带动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30.06.2014  12:50

  番禺区质监局积极推动政府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依托质量强区工作平台,出台一系列配套奖励扶持政策。与此同时,调动多方力量积极推动企业培育名牌产品,名牌企业数和名牌产品数逐年稳步递增。目前,番禺区有效期内的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有41个,约占广州市名牌产品数的20%。名牌战略带动全区经济持续增长,2013年番禺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3.23亿元,比2008年增长88.99%;完成工业总产值1737.33亿元,比2008年增长22.34%。名牌带动取得显著成效。

   一、政府引领建立名牌培育机制。 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质量强区。大力实施品牌、专利、标准三大战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将名牌工作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作为职能部门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措施统筹推进。早在2007年区政府就出台了《关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及配套实施细则,对获得省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25万元奖励。2009年以来,累计奖励名牌产品28个,兑现奖励金额达950万元,奖励金额居广州市首位,极大地激发了辖区优质企业创名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番禺区的省名牌产品数由2007年的24个增长到2013年的41个,增长了71%,仅2013年就获评省名牌22个,约占全市获评总数的1/4。与此同时,番禺区质监局通过发协调发函、召开名牌申报协调工作会议、领导带队走访等方式,与各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名牌申报长效工作机制。目前已经引导20多家名牌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珠江钢管、锐丰音响、广日电梯等一批名牌企业成长成为首批省、市级质量奖企业,成为进军中国质量奖储备力量。

   二、质监部门落实“三早”全程服务。 一是 培育数据库早建立。早在2008年,番禺区就在全区科技项目企业、驰著名商标企业、镇街重点扶持企业及日常监管中发现的优质企业中发掘名牌培育潜力企业,经过筛选比对,建立了涵盖规模型、外向型和科技型企业的百家名牌培育企业数据库,其中科技型企业约占33%,驰著名商标企业约占51%,镇街扶持及日常发现企业约占16%。经过不断优化,名牌培育数据库中三次产业比例由2008年的5.33:46.60:48.07调整为2013年的1.90:35.10:63.00,产业结构优化趋势显著。 二是 推荐目录早征集。番禺区在每年年初就制定名牌工作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在广东省名牌工作正式启动前,向镇街、经贸、工商、科信等部门发文搜集名牌培育企业推荐名单,及时更新完善名牌培育企业数据库。提早向企业贯彻名牌目录征集的要求、时间等,推荐新增目录的数量不断增多。2014年整理筛选出21个产品作为推荐产品目录上报,其中新增产品目录11个,推荐产品目录数量比去年增长40%。 三是 指导申报早介入。番禺区质监局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召开申报培训会议、建立名牌企业网络群组、指定专人跟进名牌工作等方式,提前介入指导企业建立名牌申报团队、熟悉申报流程、了解申报要求、培训申报指南。同时,加强与省卓越品牌研究院的信息互通,尽早掌握并协调解决企业申报过程出现的问题、情况,确保企业申报渠道通畅。

   三、分类指导“三推”促名牌创建。 一是 优秀条件的企业全力推。一方面对辖区内已经获得广东省名牌的企业进行深度挖掘,指导企业扩充品牌产品数量及覆盖范围,全力推进企业品牌化进程,2014年推荐的11个新增目录中,就有7个是往年已获省名牌企业,全区32家已获名牌企业中有7家名牌保有数超过2个,获名牌总数达到18个,占全区名牌总数的44%;另一方面对于已获驰著名商标、重点科技立项等还未申报广东省名牌的企业,深入镇街、商会、企业走访,进一步挖掘,通过宣贯全面发动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储备培育企业梯队。目前,番禺区已获名牌企业中有超过80%的企业是获得过驰著名商标称号或各级重点科技项目立项。 二是 符合条件的企业合力推。对于纳税、环保、监督检验报告等申报关键项目,在出具证明材料上需要与职能部门协调解决或者加快办理进度的,在区政府的领导下,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工作协调会,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不仅开通绿色通道,还开通申报直通车,简化开具相关证明的程序,缩短开具证明的时间,切实为企业申报服务,全面支持和配合企业做好名牌申报工作。 三是 欠缺条件的企业助力推。对于名牌申报条件还有所欠缺的企业,番禺区质监局成立由质量、标准、计量、检测所等相关人员成立名牌培育工作小组,深入企业进行培训指导,做好企业申报的基础工作。截至2013年底,全区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数量达到583个,规模以上企业通过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351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15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8家,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12家、二级计量管理体系认证12家,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认定数达到35家,参与各级标准制修订290个,各项指标均处于全市各区领先位置。  

           (广州市质监局、番禺区质监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