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516个小区已全部完成楼层撤桶
大洋网讯 “党员带头宣传垃圾分类,指导我们如何投放生活垃圾,我们都会在家里把垃圾分好类,再拿到小区的定时点或误时点投放。”近日,记者到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怡乐社区采访,一位阿姨很自豪地讲述所在小区垃圾分类的成效。
在怡乐社区,每当夜幕降临,有一支志愿者队伍,他们身穿绿色马甲、手臂上戴着红袖章,坚守在垃圾桶旁边,指导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呼吁大家共同参与,自觉养成分类习惯。
2019年,番禺区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实事,实施党建统领,区、镇街、社区三级书记负责推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狠抓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回收利用等关键环节,高标准全链条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目前,番禺区有2万余名在职党员回到社区报到参与垃圾分类服务,516个小区已全部完成楼层撤桶任务,建成675个再生资源网站和253个便民回收网点,建设24个小型餐厨站,总处理能力达388吨/日。
特点:全链条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记者了解到,番禺区特别注重强化源头减量,全力推进以“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为主的垃圾分类模式。在全区建成675个再生资源网站和263个便民回收网点,实现垃圾从源量分流减量,连续三年资源回收率均超过40%。提升收运效能,全区配置38台专业餐厨垃圾收运车,采取“定时定点定路线”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路线上收集餐厨垃圾,全程封密运输至所在镇街餐厨站,实现餐厨垃圾“专桶专运、专车专运、专线专运”一体化规范运行,有效防止“混收混运”。建好末端处置设施,在全区16个镇街建设24个小型餐厨站,形成处理网点城乡全覆盖布局,总处理能力达388吨/日。建设火烧岗、凌边、会江三大拆解中心,目前废旧大件家具日处理能力最高可达1000张床垫。
此外,建设建筑废弃物消纳场,引进绿化垃圾粉碎厂,建立工业废布碎回收处理体系,聘请有资质的企业对低值物进行回收。钟村街餐厨站入选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主办的“垃圾分类示范案例”。
案例:番禺探索培育可供复制的经验做法
在番禺区推动60个样板小区、7条示范村和1个示范市场的创建工作,通过示范引领,串点成线、以点带面,大力提升全区整体水平。
机团先行,实施最严考核机制。通过采取媒体曝光和纳入绩效考评等严厉措施在机关单位率先实施强制分类,强化公职人员带头作用,辐射带动其余行业积极参与。区检查督导组每天滚动抽查,区长带队执法,副区长多次约谈,全区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氛围。
番禺区还注重因地制宜,深化社区精准分类。全面落实“定时投放”分类投放模式,坚决贯彻“一小区一方案”原则和社区“十二步”工作法,精准施策破解难题,把压力转为动力,把难点干成亮点,通过示范引领大力提升全区整体水平,初步形成“党建统领、居民自治、社区协调、物业参与、三级考核”格局。
推出云山诗意城市精品小区,示范带动其他小区对标推行。优化提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链条体系,着力打造垃圾分类样板小区。目前,该小区每日可分类餐厨垃圾750公斤,分类准确率为95%,每月减量餐厨垃圾约22.5吨,减量率达37%;推出了福景园小区和宝翠苑小区,为老旧小区注入新活力;推出了翡翠明庭、锦绣趣园、尚东嘉御、星汇社区,试点引进“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大龙街翡翠明庭通过智能识别投放者身份和分类投放准确性,实施积分兑换礼品奖励机制;钟村街锦绣趣园小区每月可分出餐厨垃圾21吨;尚东嘉御可通过人脸识别只能小谷围街星汇社区减量率达到30%以上。
在番禺区祈福新邨重点探索解决特大混合型社区难题。祈福新邨内设27个小区,常住人口超15万人,针对体量大情况,番禺区采取“网格化+定时定点”工作模式,将社区分成14个片区,设立192个投放点,全天候网格化管理,并积极组建外国志愿者队伍加强引导。该社区每天收运餐厨垃圾由原来的4吨增加至11吨。
同时,番禺区还注重城乡统筹,同步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推出农村社区甘棠村,在该村建成一座具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压缩存放、废气除臭和统一运输等“站点合一、功能完善”的压缩中转站,探索农村垃圾自行减量处理的工作模式,一年来,该村实现生活垃圾减量达700多吨。推出示范村新水坑村,该村实施定时定点上门收集模式,共设置误时收集点8个、定时移动电瓶收集车17台,并组建了一支24人的巡查队伍每天分片包干督导垃圾分类工作。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王汉文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李波肖桂来 通讯员王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