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感染以离退休人员居多

17.04.2015  19:40

2017年蚊媒监测点将覆盖到全省各街道

昨日,广州市卫生计生委通报4月6日-12日广州市白蚊伊蚊密度,结果显示风险较之前有所降低,但由于广州已经出现本地感染病例,且时间较去年提前两个多月,市卫计委提醒,随着气温的上升和降水的增加,蚊媒密度将逐渐升高,登革热本地疫情发生的风险将逐渐升高。

“登革热疫情比去年提前两个月提前来到,防控登革热疫情需要每家每户配合。”广东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何剑锋同时透露,将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2017年前,蚊媒监测点将覆盖到全省各街道。

■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黎楚君 通讯员 粤卫信

目前输入病例多于去年

“全省目前有14个高风险地区,而且今年蚊媒活跃程度要比去年高,三月就发现成体白蚊、伊蚊了,登革热病例提前两个月出现。传播风险大。”何剑锋提醒说,今年4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上升和降水的增加,全省各地的蚊媒密度将逐渐升高,而且东南亚疫情没有减缓,输入性病例目前比往去年还多,且感染者各个型别都有,登革热本地疫情发生的风险将逐渐升高。

不过,何剑锋也表示,提早出现病例,不等于传播会比去年广泛,监测高风险,也并不一定染病风险高,关键是要及早防控,动员政府、单位、个人共同努力,清理积水,消灭传播源,才能降低感染率。

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告诉记者,根据往年经验,感染登革热的以离退人员居多,可能与离退人员常在公园等丛林密集适合白纹伊蚊生活的区域活动有关。

再感染重症风险提高

“广东、广州相当部分以往感染者为1型抗体,可以维持十年不再感染1型,不过,再感染上2型、3型,患者重症风险会增加六倍。”何剑锋说,出现重症的多数是本身合并有基础病的。

今年会否出现重复感染各型别的风险?何剑锋摇摇头说:“有风险,但不高,以往很少有交替反复的流行,不过医疗机构需要关注的是,疑似病人要赶快检测,并询问去年有无感染过登革热。同时,今年需要关注的免疫增强现象。”

“现在比较棘手的问题是,有些隐性感染者,他们的传播风险难以防控。”何剑锋透露,前年中山市做了试验,结果显示若出现一个登革热病人,大概会有2.2个感染者,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是登革热防控难的客观因素。

家里最好装纱窗蚊帐

专家提醒,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是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喜在花瓶、小鱼缸、托盘中的清水繁殖。清理蚊虫孳生地积水、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根本措施。希望市民人人动手,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若出现突发高热、皮肤潮红、头痛肌肉骨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家里最好安装纱窗、蚊帐。

据了解,今年全省设有500多个监测点,何剑锋透露,将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2017年前,蚊媒监测点将覆盖到全省各街道。

提醒

4月6日-12日监测数据显示,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萝岗区、增城市共9个区(县级市)的蚊媒密度分级为0级,风险级别为“无风险”,建议继续落实日常防蚊措施。

从化市太平镇、海珠区南洲街、黄埔区鱼珠街,以及荔湾区增埗公园、番禺区市桥街西园公园、花都区狮山公园、天河区华南植物园,上述监测点蚊媒密度分级为“一级”,风险级别为“低度风险”,应启动蚊媒控制措施。

(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