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两学生获北大最优惠录取资格

14.01.2020  14:21

大洋网讯 “别人家的孩子”又来了!寒假即将开始,广大附中两名“牛娃”收获了来自北京大学的“大礼”---初三学生南天放、高一学生彭博双双获得2019北京大学全国优秀中学生信息学冬季体验营“一等奖”,获得北大最优惠录取资格。

2019年12月21日-23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举办了全国优秀中学生信息学冬季体验营。为了吸引并考察具有信息学拔尖创新潜质的学生,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每年都会举办两次信息学体验营(夏令营和冬令营),参赛者为学业成绩、综合素质优秀,在信息学方面具有学科特长的优秀中学生。高校专家组将对符合资格并按规定报名的学生材料进行评审(或教练推荐),确定营员名单。通过上机测试、学科专业面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并且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评奖。获奖营员将被推荐给学校的招生部门,获得相应的招生优惠。

据了解,参加两所高校此次信息学冬季体验营的同学,主要依据中国计算机协会主办的CSP-S认证成绩进行选拔,从全国参加认证的10万余人中只录取了400人左右,冬令营过程中,营员们要接受上机测试和面试,获得一等奖签约者堪称翘楚。而南天放和彭博分别在初三和高一就脱颖而出,实属难得。日前,两位同学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他们的信息学之路。

南天放(初三)

把做竞赛题当成调节

相比现在许多孩子幼儿园就开始学编程,南天放对于信息学的启蒙其实不算早。六年级寒假,他第一次听老师讲解C++语法,便觉得很有趣,从此推开了信息学学习的大门。“我是因为接触了语法之后开始信息学学习的,所以就买了很多书自学各种语法。当时想着学好语法,然后编很牛的程序,但其实是走了歪路。”南天放笑言。幸运的是,进入广大附中后,教练很快把他引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相比语法,学信息学更重要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

一入竞赛深似海,题海无涯苦作舟,我那笨拙的指尖,已敲打过千份程序,万行代码。很多时候我被虐得晕头转向,可是,那一次次思维碰撞的火花,那攻克一道道难题后的喜悦,令我领会到了另一种幸福。”在一份感言中,南天放这样写道。对于信息学由衷热爱的他,每天都要花两三个小时钻研。他还经常在网上看大神题单,大神刷什么题,他就刷什么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竞赛并没有耽误其他课程的学习,每次考试,他都名列班级前茅。做信息学的题,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一种休息和放松。写某一科作业写得累了,就换一换脑子,做做竞赛题来调节。而一场又一场的竞赛,也锻炼了他的心理素质。“小学的时候,一场考试考砸了我就会特别伤心。现在不会了,觉得努力过了,其他的就随缘吧。”南天放说。对于这次冬令营一等奖签约,他直言很惊喜。刚出考场时感觉很不好,没想到结果那么好。但他并没有松懈,继续为进入省队而努力。

彭博(高一)

打游戏时也会思考设计细节

彭博走上信息学之路,算是有些“家学渊源”:他的父亲也是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有趣的是,父子俩很少对此展开交流。“初一的时候还能交流一下,一起做题。到现在是他做的东西我不懂,我做的东西他不懂,由此可见信息学还是挺博大精深的。”彭博笑言。他所在的小学有计算机课程,当时学的是用scratch制作简单的小游戏。彭博还记得,自己做的第一个小游戏是以海底世界为背景的,潜水员躲避鲨鱼和水母的游戏。当时,彭博很有成就感,觉得计算机很好玩。再往深入学,他又发现,信息学里有一些算法是非常美妙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算法,最终殊途同归,得到同样的结果,这是挺有意思的事情。”彭博说。

因设计游戏与信息学结缘的彭博,至今依然喜欢打游戏,最近常打的一款游戏叫“皇室战争“。边打游戏,他还会边研究游戏的某些细节时怎么做出来的。如何做到喜欢打游戏却不沉迷呢?彭博说,他也经历过打到失控的阶段。有一次打游戏打到作业都写不完。但这样的经历对于他来说,已经称得上惨痛了。之后只要打了还想再打,他就会想起”被完不成作业支配的恐惧”。到现在,他能控制自己每周只打1个小时的游戏。相比起游戏,他更沉醉于学懂某一个算法,看懂一道美妙的题,写出一个比较难的程序的成就感。

这是彭博第三次参加北大体验营,前两次体验营的成绩不是太差,也不是太好。”就像我初学信息竞赛一样。在刚开始学习信息竞赛时,我没有一点奥数基础,同学们一听就明白的知识点,我要推导很久,这让我非常失落,但我没有想到放弃。既然他们的知识都是通过之前的努力学来的,那我凭什么不能现在补上?午觉的时间我腾出来用在机房补题,晚自修作业写完就去机房验证我的代码,补数学、补数据结构,atcoder刷题……”彭博说,一旦“入坑”,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成亦在坚持。

记者从广大附中了解到,2015-2019年,该校在信息联赛中的获奖人数,稳居全省前列;2015年至今,共有91人次获得全国信息学联赛一等奖,数十位同学获得自招录取优惠。近三年,广大附中共有6名同学获得签约北大最优惠录取协议。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星 通讯员梁苏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