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演员姜昆做客职工大讲堂 说学逗唱聊“曲艺”
姜昆。林景余 摄
9月23日上午,广东职工大讲堂第27期在南方报业传媒大厦四楼报告厅举行。本期嘉宾——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来到现场与职工分享了中国曲艺艺术的古往今来,即兴表演了相声、评书、快板等多种曲艺表现形式,让闻名前来的老少“曲艺迷”过足了瘾。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黄业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方日报社社长莫高义,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巡视员郭泽宇,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方日报副总编辑王更辉,省总工会副巡视员宋杰等领导出席活动。来自省总工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省直机关各单位,省教育、海员、财贸、工业、地质、机场管理集团、广州市等系统的职工代表,和部分女职工代表前来听取讲座。郭泽宇代表主办单位向姜昆颁发了广东职工大讲堂讲师团高级讲师聘书。
崴了脚也要扶着上台叙“广东话”
在众人的期待下,姜昆老师被搀扶着走上讲堂。他笑说:66岁了,前阵日子把脚给崴了,结果还骨裂骨折,一瘸一拐近20天了,但是我已经答应了广东职工大讲堂来聊“曲艺”,用嘴不用腿,所以我就坐着了。
姜昆说跟广州有一份非常特殊的感情,他在1976年年底到了中央广播艺术团的说唱团,当了正式的相声演员,跟马季老师学艺。第一次比较正式的出门,就是1977年来广州,当时有一个广州的司令致欢迎辞,第一句,欢迎,第二句,再来。这让他一直记到现在。
到广州来,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南方的人们听北方的相声容易乐,乐得让他们演员很受用。1977年在广州演出的时候,他们演北方的“笑话”,广州朋友不仅能听得懂,而且乐得特别厉害,把姜昆他们自己也乐笑了,所以那时候就非常愿意到广东来演出。
姜昆还现场展示了当时学广东话的过程,说广东话的发音比北方难,学曲艺就是要用语言去呈现,所以那时说好广东话也是演员的基本功。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黄业斌欢迎姜昆做客广东职工大讲堂。林景余 摄
“说唱曲艺”的秘诀:始终与百姓在一起
说唱艺术就是从劳动人们的生活当中演变出来的,曲艺艺术的根就是在人民中间。古代的艺人,在天桥在集市,玩杂耍演快板,开始是“乞讨的艺术”,一唱一数就是要“来宝”要打发钱的,所以叫“数来宝”。
姜昆介绍,以前的相声艺人社会地位非常低,但是这门艺术就是从底层生活中衍生出来,跟人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时一刻都跟人民分不开,姜昆表示,这是多少年来实践总结出来的,人民是我们曲艺的命根子。
姜昆举例,相声演员根据底层生活的经历进行创作:我们穷也没本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连小偷都当不了,所以说相声。小偷需要技术,我有这方面的体会。前两天我在前门那个地方正走着,我突然想起我能不能弄两个钱花?活不下去了,就动了邪念了。看到前面有一个穿棉袍的,兜鼓鼓的……伸进去以后我后悔了,人穷志不能穷,人穷志不能断啊,这样我不就是小偷了吗?后悔了。想把手拿过来,可坏了…太紧,手进去想出,出不来了。哎哟,出不来怎么办?出不来,手老老实实在人家兜里待着,胆小,手在人家兜里哆嗦,可是人家兜里有几个铜钱,铜钱就跟着响,人家看到了,问你这是干啥,我说天太冷,在你兜里面暖和暖和。这是底层人的生活写照。
姜昆说,这些作品的场景都是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现状,也赢得了一些艺术效果。
现场观众纷纷被姜昆逗笑。林景余 摄
传承技艺,坚持说“干净相声”
姜昆说,过去的相声演员经常靠讲一些下流、低俗、伦理上的笑料赢得一部分观众廉价的笑声,满足当时劳动人民底层的需要。那时候的相声,很多演出剧场门口写着牌子,“妇女儿童不得入内”,不许小孩听,不许妇女听。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姜昆的师爷侯宝林先生坚持说“干净相声”,讲究相声的文学性,并将传统的艺术的特点保留了下来,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姜昆回忆,5年前去天津考察剧团,反被“老曲艺迷”考,要求他表演传统的相声。以说现代相声为主的姜昆脑子灵机一动,把20多年学过的一段传统相声呈现给观众,没想到大家纷纷买账,台下掌声一片。第二天,媒体报道:姜昆天津考试过关。
姜昆:义不容辞助力鸡年春晚
在回答观众问题时,有观众问到,每年的春晚都期待能看到姜昆老师的作品,可是好几年都没见到,今年有没有可能重返春晚舞台?
姜昆老师表示,去年的春晚上,相声节目只有一个,这局面挺让他揪心的。今年有没有变化?姜昆说今年的晚会一定比去年更好。今年的春节晚会已经向他发出邀约,不上台也可以给年轻人写写作品。因为,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