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党代会专题·成就篇】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对接国家省市战略发展需求 把论文写在蓝色国土上
八年来,学校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主动对接国家海洋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三大战略,工作再上新台阶。
科研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2010年以来,学校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共3006项,科研到账经费达10.84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233项,省部级项目726项;获得市厅级以上科技奖励125项,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6项。“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河蚌有核珍珠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分别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中国南海贝类的采集与利用”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海水多环芳烃分析检测方法”项目获得国家海洋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申请专利1971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909项;获得国家级水产新品种2个,软件著作权登记权216项,出版专著、编著、教材等著作208部,发表论文9616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1395篇,3篇发表在Nature子刊,CSCD/CSSCI收录2122篇。
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学校目前拥有市厅级以上平台56个,其中省部级科研平台33个,新增27个,市厅级科研平台23个,新增19个。学校作为主要建设单位,与中船重工、中海油等单位联合共建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湛江)获批广东省第二批启动建设省实验室,重点从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工程和海洋经济等方向进行建设布局。实现广东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建设的突破,获批广东省海洋生物制品工程实验室。成立新型研发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成为我校海洋科技人才培养与成果推广平台,有效推动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与深圳大鹏新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升新区海洋科技水平,促进新区乃至深圳市海洋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成立东盟研究院与南海海洋气象研究院两个学校二级科研机构。
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取得突破。新增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5个,至此,三个博士授权学科均建有省级创新团队;新增青年珠江学者1人;6人入选农业部鱼类、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建设海洋强国”、“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等战略部署,不断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共谋战略发展规划、推动涉海产业发展、构建科技兴海支撑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养输送海洋人才等方式,全方位融入与协同,努力成为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囊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聚焦湛江填补海洋产业发展短板、提升区域发展比较优势,为湛江成功获批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特色水海产业国家农业科技园提供了有力支撑。主持编制《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规划》《广东省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重大规划。
依托学科优势,构建了从池塘(网箱)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的安全优质水产品全产业链关键技术体系,为水产品产业链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攻克沙锥鱼全人工繁育的国际难题。选育的马氏珠母贝新品种“海选1号”获批为我省“十二五”五个国家新品种之一,推广已占超过20%的市场份额。
积极开展南海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基于北斗卫星的南海大规模渔船生产信息实时动态采集系统,构建了北斗渔业信息大数据中心,为农业部提供咨询报告50余份,1项研究成果被外交部、农业部采纳,相关技术及应用带动新增产值3.2亿元,引导南海三省区新增产量54.8万吨、新增产值43.0亿元,利润9.0亿元。
积极开展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加大海洋药物、海洋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力度。突破了壳聚糖生产瓶颈,应用纳米技术、共混改性等现代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发了阿昔洛韦-壳聚糖纳米粒、新型琼胶、生物农药等系列产品。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成果在多家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近四年新增产值4.2 亿元,多个产品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
创立了空中无人机和海洋卫星遥感、海面船舶调查、海洋潜标、海底原位监测“三维一体”的立体监测体系,并已成功应用,为广东海洋环境变化监测、海洋生态安全、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研发了人工生态珊瑚礁修复、红树林生态保育与滨海湿地修复以及南方沿海大型海藻生态系统恢复等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技术,助力深圳获批建设全国首个以珊瑚礁生态养护为主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推广,制定了《信宜怀乡鸡品种标准》和《雷琼黄牛种牛标准》等5项地方标准,怀乡鸡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贵妃鸡”入选广东省畜禽类主导品种,并入选广东省畜牧兽医类最受欢迎的10大主导品种,研发的“狮头鹅高效健康养殖新技术”入选广东省畜牧兽医类主推技术。
优质牧草养猪技术成果在广东、江西、湖南、安徽等地推广应用,中央电视台《科技苑》等栏目播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依托广东省热带作物高效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热带作物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Y两优3088”入选广东省水稻类主导品种,“茂海长线辣椒”入选广东省蔬菜业主导品种,水稻、辣椒新品种的推广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培育出 “海大1号”“海大3号”菠萝蜜新品种。
(新闻主编:陈淦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