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出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中长规划 全市社工专业人才2020年将达5000人
复退军人医院、慈善总会、社会福利院、救助管理站、妇联、残联、社区服务中心……如今,越来越多一线社工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为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步伐,近日,惠州市出台《惠州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中长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培养引进社工专业人才总量达到5000人,建立健全社工专业人才法规、政策和制度体系。
据了解,近年来,惠州社工人才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目前全市持证社工已达2617人,市直和县(区)社工机构已发展到55家,基本覆盖民政各领域。不过,全市社工建设当前面临岗位不明确、投入不足、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不太完善,能力素质不高、结构不太合理等问题。
市民政局人事科负责人表示,规划实施后,惠州有望形成合理的初、中、高级人才梯次结构和人才布局,逐步实现社会工作服务在城乡、区域和领域的全覆盖。
专业建设
开展“专业社工、全民义工”试点
数据显示,2015年,惠州市报名参加全国社工考试的有12618人,居全省第1位;通过考试的有1389人,居全省第2位。不过,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社工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不高仍是当前发展最大的短板。
市社会福利中心是全市最大公办养老机构,即将完工的二期可以容纳800张床位。按照标准,该机构应配备各类养老护理人员64人,但目前只有5名社工,护理人员20多个,“护理人员和专业社工人才不足,导致配套服务水平跟不上。”
在惠州市救助站,蓝天社工机构的社工每天为流浪乞讨人员开展咨询、救助、心理康复服务。站长陈晓明说,被救助人群一般情况较为复杂,但工作人员和社工缺乏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只能对被救助人员进行基本救助。
对此,规划提出,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加大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设置力度,同时按照“1个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领域+1个志愿服务组织+N名志愿者”(1+1+N)模式,在市、县(区)、镇(街道)、社区等层面分类推进“专业社工、全民义工”试点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管理规范、专业性强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领域都有相对稳定的一线专业社工人才。
教育培训
建立13个社工培训、实训基地
针对社工需求量大、专业化不高的现状,惠州近几年开始致力于搭建培训和教育体系。目前,惠州已有3所院校开设社工班,分别是惠州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和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其中,惠州学院2013年9月开设社会工作本科班,这是全市唯一一所培养本科社工人才的高校。
规划提出,重点依托并加强利用惠州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院系的力量,增强多层次的专业学历教育和人才输出。支持本市范围内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院系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培养能力和扩大办学规模。同时,支持惠州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等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基地和重点实训基地建设,推动惠州本土高校进入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支持惠州城市职业学院设立二级学院——社区服务学院。
按照重点工作部署,到2020年,惠州将建立3个市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基地和10个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重点实训基地,促进社工从业人员的转化提升,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实务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薪酬体系
中级社工师指导工资达7800元
据介绍,惠州现有2617名持证社工中,一线社工从业人员仅约500人,并且一线社工流动性较大。当前在社工机构工作的专职社工,工资平均在3000元左右。市社会福利中心负责人坦言:“护理人员工资低、任务重,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来。”
市民政局人事科科长邹华彬认为,社工职业制度目前尚欠完善,缺乏明晰的职业晋升渠道和可靠的薪酬保障机制,导致社工职业吸引力不足,高层次的社工人才引进难,社工人才流失严重,社工队伍流动性较大。
近日,《惠州市2015年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指导价位表》发布,根据社工考评定级,社工薪酬标准最低为每月3500元(不含见习期),其中,初级助理社工师为每月4600元到每月5200元,中级社工师为每月6300元到7800元,高级社工师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明确后再行确定。
规划提出,健全和完善基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薪酬保障机制,各用人单位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并根据聘用人员学历、资历、职称、工作能力与工作职责等要素建立并公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薪酬调整、工作津贴发放、奖励和福利补助制度。同时,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各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评选范围,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职业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