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赖丽鸿:此生为社工,终身亦无悔

08.03.2021  02:32

丽鸿,是东莞正阳的一名社工,从事助残工作已有18年。在助残路上,她一直坚守初心,向服务对象传递着爱的力量和有温度的服务。

2020年“助残日”云端献爱活动,赖丽鸿参与直播带货活动

残障一线,幸福比劳累更多

2021年是赖丽鸿踏入社工行业的第18个年头。受身为敬老院院长的父亲影响,她在大学时选择了社工专业。机缘巧合下,赖丽鸿接触到一群智力障碍的孩子。“当时有个孩子问我,他妈妈说他不能考大学、不能结婚,他一直问我为什么……”这深深地刺痛了赖丽鸿的心。

从那次开始,从事残障社会工作,去帮助这些孩子、这些家庭成了赖丽鸿心中的工作方向。

2010年,东莞开始在各镇街推行残疾人康复就业中心的建设工作,赖丽鸿加入了东莞社工的行列,参与了东莞市第一个残疾人康就中心项目的筹备工作。刚成立的康就中心,没有残疾人愿意过来参加康复训练。赖丽鸿和同事几乎每天都奔走在各个残障家庭之间,耐心地向他们宣讲康就中心的服务内容。“有时甚至还需要踩着三轮车,把不方便出门的残疾人接到中心参观了解。”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不少残疾人自愿到中心参加康复训练。

做社工,幸福比劳累更多!”在她和团队的帮助下,有社交恐惧症的精神残疾患者小帅,顺利考上了大学并找到了工作;曾经一度想轻生的20岁智力残障青年小宏,由受助者蜕变为一名助残工作者……一份份沉甸甸的成长与进步,成了让赖丽鸿继续坚守残障一线岗位的动力和源泉。

赖丽鸿与同事为一线防疫人员送姜汤和中药凉茶

战疫一线的挑战与感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作为一名残障社工,不能像医护人员、记者那样冲锋在前,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呢?这成了赖丽鸿思考的问题,思考尚无答案之际,挑战已来临。

社工姐姐,请你立即给我妈妈打个电话,有急事。”一天,在家属微信群里,残障学员小媚的姐姐发来一条信息让赖丽鸿丝毫不敢懈怠,立刻给家属致电。康就中心学员是精神及智力残障人士,很容易出现情绪问题。果然,电话那头,传来了小媚嚎啕大哭和摔东西的声音。小媚妈妈说由于不能外出,小媚的情绪突然失控,一直哭闹,让有心脏病的妈妈一时倍感不适。赖丽鸿引导小媚妈妈尝试深呼吸,放松心情并打开电话免提,开始了隔空喊话。20分钟过去了,小媚的哭闹声渐渐平息。经过了近一个小时的疏导,小媚慢慢平静了下来,小媚妈妈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

经历此事,赖丽鸿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答案一下子清晰了:自己的战疫一线在后方。“稳定精神残障学员的情绪,帮助他们平稳度过疫情,做好困难群体的兜底服务,就是残障领域社工在非常时期最大的责任以及价值所在。”赖丽鸿表示,走到职业生涯的第18年,她更加坚信自己当初的选择:此生为社工,终身亦无悔!

文字:查雨霏 通讯员:赖心健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