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开放车检市场值得称道

17.05.2014  15:41

  车检新政所代表的市场开放精神值得肯定。市场经济之下,政府不能既掌舵又划桨,“车检”这样的盈利性活动应交给市场,相信市场,相信社会,这是公共治理走向善治的起点。

  公安部、国家质监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推出18项车检改革措施。

  这18项改革举措可以浓缩为三个关键词,首先是“减负”,尤其是针对非营运轿车的6年免检,将让广大私家车主免受多次强制年检之累;其次是“开放”,打破以往车检机构要么官办、要么与相关部门存在各种利益关联的市场垄断格局,引入更广泛的竞争机制,推动车检向市场化和规范化转型;最后是“通行”,到今年年底,就能实现机动车在全省范围内异地检验,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机动车年检全国通也能成为现实。

  在这三个关键词中,车检市场打破垄断最为人称道。由于不少地方车检机构存在官办色彩浓烈、或者是“关系户”的现象,导致车辆检测存在猫腻、利益寻租现象日益严重。比如,广州市人禾机动车检测站与一些警员勾结,在2010年至2012年间公然做“给钱就合格”的“生意”,从中放走近10万辆次“病车”上路。

  如果说检测站为牟取暴利而放走大量“病车”的案例性质恶劣,那么监管混乱就更令人担忧。2013年初,广州市20位人大代表就车辆“年审难”及检测猫腻问题发起询问,也遭遇多个部门相互推诿无人回应。谁是车辆年审行政主管部门,车辆年审的问题如果想投诉应该找谁?广州质监、环保、交警、交委四个部门居然都摇头否认,这让人感受到车检制度改革的紧迫性。

  因此,此次18项改革举措中,不仅制订了政府部门与车检机构彻底脱钩的时间表,而且还进一步降低车检机构的申请门槛,并且对检验机构审批程序加以规范,减少主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最大程度地压缩寻租空间。可以预计的是,车检市场的开放,将吸引更多竞争者参与,大大提高车检服务的水平。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并非甩手不管。在18项新政中,还明确规定了车检检验机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加快建设统一联网监管平台,逐步实现实时监控,要求检验机构将检测流程、举报投诉电话等公开,接受监督。

  这样的重磅改革,将对围绕车检形成既得利益者,带来重重一击。不过经验也告诉我们,这样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会遇到阻挠,既得利益者未必会心甘情愿丢下嘴里的肥肉,而可能各种变通的方法,钻政策的空子。例如按规定,公安民警、质监部门工作人员及其子女、配偶不得参与检验机构经营。可万一有人通过其他亲戚朋友经营车检机构,继续权力寻租怎么办?因此,这样的改革,应当加强纪检部门的监督,并鼓励公众的监督举报,杜绝各种猫腻的出现。

  总体而言,车检新政所代表的市场开放精神无疑值得肯定。市场经济之下,政府不能既掌舵又划桨,“车检”这样的盈利性活动本应该交给市场,相信市场,相信社会,这是公共治理走向善治的起点。期待类似的改革,能扩展到其他领域,给民生更多实实在在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