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总策划杨启舫:16盏大宫灯将成新亮点
杨启舫接受记者采访
工人赶制“秋晚”宫灯。 ( 吴腾江 摄)
●本报记者 李少凤
两轮皎月空中挂,水中亦有影中月;处处宫灯光璀璨,盏盏争奇斗艳景——如此梦幻诗意的情景将首次在今年央视“秋晚”唯美呈现。记者获悉,为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节俭办晚会”的原则,今年“秋晚”取消了烟花燃放。虽然没有了往年“秋晚”绚丽多彩的火树银花,但却因地制宜,将挂上富贵大气又蕴含寓意的宫灯。
在晚会施工现场,记者看到,30 个工人正埋头认真制作,或剪裁钢丝、或弯曲造型、或焊接拼接,大家各司其职,全神贯注赶工制作16个宫灯。据了解,这30个工人来自四川自贡,而享有“南国灯城”美誉的自贡有着美轮美奂的彩灯工艺。据介绍,一个宫灯需要画样放样、焊工焊接、电工串灯、裱糊画绢,以及美工上色等几道工序,一个完整的宫灯需要两三天的制作时间。宫灯以绢布上绘制的多彩图案而闻名取胜,那么,亮相今年“秋晚”的宫灯将被绘制上什么图案呢?今年,为什么选择挂宫灯呢?其用意是什么?
“梅州月·中华情”2013央视“秋晚”总策划杨启舫告诉记者,为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节俭办晚会”的原则,今年取消了烟花燃放,转而在节目个性包装和舞美设计细节方面下功夫,出新意,“宫灯”就是其中一个新亮点。他们在多次深入到梅州各县乡镇采风中了解到,客家人每逢佳节有高挂大红灯笼“上灯、赏灯”的传统习俗。同时,在晚会举办的场地里,央视“秋晚”导演组考虑到有高高的灯光架,于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无需再另行花费专门建立16个悬挂宫灯的架子。届时,宫灯上将被手绘寓意福禄寿的葫芦、代表和谐和平的荷花,还有梅州元素梅花和围龙屋等国画。杨启舫对记者说:“我们一直努力寻找一个既能代表梅州的客家文化元素,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力求给观众感觉到这是客家特有的,同时又是与中华民族共通的文化。今年央视‘秋晚’在梅州举行,肯定会嵌入客家元素,对客家文化一定有较具体的表现,绝不会让客家父老乡亲失望。”
据悉,宫灯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直到今天在一些豪华殿堂和住宅里仍能发现宫灯造型装饰。宫灯种类很多,图案各式各样,人们通过这些不同内容的灯笼,寄托心中的愿望,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16盏大宫灯,在中秋晚会上将构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