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英粤剧作品研讨会在黄埔举行
大洋网讯 昨日,2019黄埔·秦中英粤剧作品演出季及作品研讨会在黄埔举行。崔伟、倪惠英、欧凯明等来自粤港澳的戏曲艺术家、文艺评论家近50人出席研讨会,探讨秦中英粤剧作品的艺术成就及影响,为粤剧的传承发扬建言献策。研讨会由黄埔区委宣传部主办,广州粤剧院、黄埔区文联承办。
承前启后,形成新传统
在当代粤剧编剧中,秦中英是承前启后的一位剧作家。这位在戏班泡大的“开戏师爷”出生于广州黄埔区,毕生从事粤剧编剧,先后任南方粤剧团、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团专职编剧,创作了近300部剧作,主要作品有《王大儒供状》《绣襦记》《朱弁回朝》《昭君公主》《白燕迎春》《豪门千金》等,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
“秦中英老师用他一生创作的成果和对粤剧艺术的奉献精神,证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作品是艺术家的立身之本,质量是文艺作品的生命。”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著名戏剧评论家崔伟谈道,所谓学传统而能够形成新传统,指的就是秦中英老师,粤剧因为他的介入,有了新的面貌、新的发展,形成了人人都认同的新传统。
“人物”在秦中英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白燕迎春》中忍辱负重的沈洁,《昭君公主》中深明大义的王昭君,《六祖慧能》中的六祖,《司徒美堂》中的爱国知识分子司徒美堂……秦中英笔下的人物极为丰富。他以一生的创作感受,大胆地质疑前人的定论,并且提出独到之见,让后学者少走弯路。
崔伟说:“很多人把编剧当职业,秦老却把它当成最向往和最钟爱的梦想。希望更多的创作者能静下心来,像秦老一样脚踏实地进行研究,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将粤剧文化传承好、发扬好。”
在创作中进行大胆的艺术探索
秦中英写的剧本,老倌喜欢演,观众喜欢看。他的粤曲,乐师赞“符合音律”,传唱者道“越唱越舒服”,座上客说“味道十足”。作为一种舞台艺术,粤剧必须有不同时代应有的审美特征和辨识度,秦中英的作品绝大部分都具有这种特征。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回忆起《豪门千金》的创作历程时感慨:“秦老是一个思想活跃、包容性很强的人,他通过与演员、导演不断地交流、碰撞,创新出一个个作品。”
秦中英常在创作中进行大胆的艺术探索。粤剧《豪门千金》是由莎士比亚名作《威尼斯商人》改编的。据倪惠英介绍,《豪门千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便常以外国的形式进行表演,但穿着西服、礼服唱粤剧,与观众有距离感。于是她向秦中英提出:我们能不能把莎士比亚广州化?这引起了秦中英的兴趣。经他改编后的《豪门千金》融入许多文化地标,如南海神庙等,使观众看得亲切,容易产生认同感。秦中英还把原著散文诗化的语言转换为富有广府方言特色的俚语、俗语,集合文言文和古体诗,使得整部剧从语言上完成了本土化。在唱腔设计中,秦中英又把以梆黄为主的粤剧声腔和流行曲、“生圣人”(新曲)熔于一炉。
倪惠英说:“秦老是一个学贯中西的人,在90岁高龄时,依然每天要朗诵、学习至少两篇古文,这个习惯从未间断。他写剧不是简单拼凑,而是去寻找故事背后的根,去找历史,找那个时代人的思维。”
善“妥协”,为演员量身定做好戏
编剧在许多人心目中是特别具有掌控力的工作,但秦中英在不停“妥协”中完成自己的作品。
“他每次为红线女写完一个剧本,红线女老师总会派发给高校的教授提意见。最初,秦中英十分生气。然而,秦中英毕竟是个不服输的人,他觉得自己的作品任何时候都应经得起别人的挑剔。”广州市红线女艺术中心书记练行村回忆。
从那时起,秦中英对历史、诗词古文、戏曲的学习更加勤奋,创作水平不断提高。秦中英的戏善于让演员的技艺得到充分发挥。他知道,每个老倌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无可避免有其弱点,作为编剧就要为他们扬长避短创造条件,让他们的艺术最大限度地奉献给观众。
国家一级导演陈少梅谈道,这样的故事经常在秦中英与学生们编剧的过程中上演。秦中英常说,创作上的事,是不分前辈后辈的。秦中英晚年收了邓伟坚等几位活跃在剧坛的年轻学生,他从不端老师架子,和学生们一起编剧。“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悌慎廉,勤正刚直勇。”这20个字在秦中英心中深深地扎根。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岸、张素芹 通讯员范敏玲、肖昆华、徐洁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