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竹节杯卖了千万!广州设计师的竹编,看完让人疯狂打call

30.04.2019  08:24

大洋网讯 和网红故宫合作出品主题产品、首款瓷胎竹编竹节杯销售额破千万、和当地匠人合作让传统工艺“复活”走出大山……广州一对设计师夫妻耗时13年,创新探索,让传统竹编工艺焕发活力,创作出当代人所喜爱的产品,他们就是原创品牌设计师谭雪娇和易春友。

一走进谭雪娇的工作室,就感觉格外平和文艺:左手边就是一整排摆满了瓷胎竹编杯子的展物架,瓷器和竹子的结合别致而和谐,头上悬挂的是一盏盏造型各不相同的竹制灯具,散发着柔和温暖的橘色灯光……坐在沙发上的谭雪娇,安静而淡然,很难想像,是她的执着和坚持为这些竹子赋予更多意义。有人称他们救活了一项传统工艺,她表示:“我们的初心就是希望这种工艺、这种美好的东西能够流传下来,而能够让我们坚持下来的也正是这份初心。

结缘:

想用不一样的材料做有意思的东西

谭雪娇与竹结缘要追溯到她的小时候。“我老家在肇庆高要的小乡村,家门口有一片小竹林,六岁前在那里长大。小时候经常在竹林下玩耍,有很多非常美好的童年回忆”。

后来,作为广州美术学院广告和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当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们找一种喜欢的材料制作产品时,谭雪娇自然而然地选择了竹子:“因为对童年的记忆觉得很熟悉。当时我很困惑:为什么大家的作品都这么相似?就想选不一样的材料。”说做就做,谭雪娇到海珠广场一带,真的买了一根根的竹子扛回学校,用机器切割打磨,实现了她心目中最初的美好。

从此谭雪娇就开始有意识地研究竹子这种材料,她发现中国竹子品种繁多,而且每个地方的品种都会和不同的手工艺相结合。于是她萌发了一个很纯粹的想法,能不能用竹子这种材料去设计产品?

毕业以后,谭雪娇终于有了机会。她当时就职于一家从事竹子出口生意的外贸公司,但公司只是将竹子作为原材料出口。“和手工艺结合是不是还有其他发展的可能?”谭雪娇自告奋勇地向外贸公司老板毛遂自荐,“我说能不能让我尝试一下,把你们的材料做成产品。

回忆起当时的经历,谭雪娇略带骄傲地笑说:“他们本身没有这块业务,可能老板看了我的毕业设计觉得还可以,就说‘你过来试试’。于是就获得了这样一个机会”。谭雪娇说,她和她先生想做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摸索:

泡在当地数月磨合鸟笼工艺

2006年,他们开始了寻找工匠之旅。一开始,他们去到肇庆怀集一带,找人做了一些样品,结果却大失所望:“做出来的竹制品真的就像农产品一样,很不成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公司员工的启发下,他们在广东清远沙河镇找到了有着百年历史的鸟笼工艺,技艺精湛。谭雪娇还忍不住回忆起七八岁时家人拿着一笼鸟笼去喝早茶的情景。于是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沙河镇寻找鸟笼手艺人。

但当她真正来到沙河镇的时候,发现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受禽流感影响,制作鸟笼行业萎缩严重,订单大量取消,很多手艺人背井离乡选择到广州打工。“可能原先村子里有几千人从事鸟笼制作行业的,等我们过去的时候只剩下一两百人在做了”,谭雪娇说,由于行业前景不乐观,当时工匠每月可能只能挣一千多块钱来养活一家老小,条件非常艰苦。

虽然他们制作鸟笼的技艺精湛,但谭雪娇和他们沟通想做出她想要的产品却不容易,“这些工匠可能做了几十年的传统鸟笼,现在让他们做出我们的灯具还是挺难的”,为了做出称心的产品,谭雪娇在当地“驻扎”了下来,天天看着工匠们制作灯具,和他们不停的沟通;有的时候打打下手,泡泡茶,帮他们打磨一下,常常一待就是好几个月。过了半年的磨合期,工匠们与谭雪娇的合作也越来越默契,“我的定位就是设计师,要尊重每个人的分工,让师傅们信任我,愿意和我们一起去尝试一些以前没有的东西。

很快,谭雪娇开始面临保持手工制品的精华和大批量生产之间的博弈,“像一些老师傅做的鸟笼十几年前就可以卖到8、900块钱一个,他们一个月可能就做2、3个。而外贸公司出口走大批量几十块一个,那工匠师傅的手艺得不到发挥。我就在想,既然他们有这么好的手艺,为什么不做一些好的东西出来?

传承:

创业创新让更多年轻人关注竹艺

在清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之后,2008年,谭雪娇离开外贸公司开始自己创业。当时比较流行造型浮夸的欧式美式装修风格,谭雪娇的先生从空间、比例结构方面以独特视角打破传统鸟笼格局,进行创新,从而生产了一系列别具一格的灯具产品。

慢慢地,他们的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当时,通讯不方便,很多客户就通过邮箱跟我们联系,要哪些款式、多少钱,然后直接付一半定金,我们发货后他们付尾款。他们是真的喜欢这些产品,这种信任感觉还挺奇妙的。

虽然不忘初心,但这条路并不平坦,一直到2011年,谭雪娇的竹艺生意才开始盈利。那时市场逐步好转,新中式家具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而越来越多像谭雪娇一样的年轻一代开始买房购置家具。“有人从大学就开始关注我们的品牌,毕业后有了自己的家,想买的第一家东西就是我们的灯,真的很感动”。从那时开始,谭雪娇开始关注零售终端,认为消费者可以开始消化她们的产品,也开始出一些价格比较亲民的产品线。“这也是为了让更多年轻人能关注和接触到这些传统的工艺。

瓷胎竹编便是这样一系列产品。2011年,谭雪娇到四川邛崃考察。当地特有的慈竹有长约7、80厘米的竹节,可以抽出竹条编织出工艺品。每一条竹丝都是通过人手抽出来,极细极韧,当时她深深感受到这群手艺人对于工艺近乎极致的追求。“一根根那么粗的竹子变成竹丝,再制作成用品,这整个过程令我很感动。”谭雪娇长期跟竹子打交道,她感受到竹子自身的坚韧和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情感。“居不可无竹。我脑海中中国的地图就是竹子的地图。哪个地区盛产什么竹子,有什么工艺。

然而当地竹编工艺小作坊的生存状态却不容乐观。当时,慈竹多用做制作当地旅游纪念品,制作粗糙,设计浮夸,根本没有市场的青睐,失业的匠人们也大多外出打工谋生。“2011年的时候我问当地有师傅,有一百多个;当我2014年再问他的时候,只有十多个人在做这个工作了。”“复兴”瓷胎竹编,谭雪娇感到刻不容缓,“这种流失让我产生一种紧迫感,自己是不是可以做一些事情,让这些手艺人可以回来?

复活:

竹节杯销售破三万

2016年年底,谭雪娇发动了众筹,筹到的资金只可以做一千多个瓷胎竹编杯子。第一批出来的质量不高,细节粗糙,谭雪娇就亲自去修理每一个产品,不断和手艺人们去沟通。

为了能让更多人接受,谭雪娇花了不少心思。相较于小茶杯,她选择制作180毫升的容量,在满足更多人需求的同时保持精致感;为了解决竹编和瓷杯之间的卡位包裹问题,她苦需解决之道,最后终于找到天然的糯米胶;她还在表面涂了6层进口的木蜡油来形成保护层,竹编会越用越紧……正由于这些细节的改良,许多用户到现在仍在使用第一代的竹节杯。

价格不算便宜的杯子最终在一年时间售出3万个,销售额破千万。很多客户觉得这款竹节杯的竹编隔热效果好,有很好的实用性,另外整个造型很美,还有不少人也选择用来送礼,富有传统文化特色。

完全是复活了。”谭雪娇称,此后瓷胎竹编工艺不再无人问津,成为网购平台上的爆款之一。她认为,之所以取得成功其一是得益于媒体的日渐发达;其二客观而言,这款竹杯是有内容的;其三在那个时间节点,大家都希望有一件代表中国的手工艺或文化传承的东西,“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竹节杯的巨大成功也带动了邛崃地区整个相关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艺人放弃外出打工,回流至家乡,如今师傅们在当地的每月薪酬也能从1800元涨到3000元起。“不止是和我们合作的师傅受惠,而是有这门技艺的师傅都受惠。我们的初心就是,这些工艺能够继续有人在做在传承。这要靠整个市场的推动,所以我们就坚守好自己的品质、理念。

谭雪娇称,“无论科技如何变化,我们的手、嘴巴、眼睛、耳朵,看到或者接触到这些跟生命有连接的东西,还是有滋养的感觉。就像中国的花道、香道、茶道,有那么多感情的投入,那么多美好的诗句,美好的文字,器物也是这样一种东西。”很多用户告诉她,有时候下完班很烦躁,但是看到家里有那么一盏竹灯,就会安静下来,感觉很温暖。

我现在看到竹子,可能并不觉得这只是一种植物,它给我带来很多东西,我对它是有很深的感情的。我说的有点感性,但是如果我不带着这些感性,我会坚持不下去。真的是喜欢,如果不喜欢的话,一早就放弃;如果是为了赚钱的话,也是一早就放弃。所以我是真的享受。”谭雪娇说道,“很多产区真的是要没落了,但是现在有些工厂靠我们一款产品就可以活得很好。这是一种社会意义吧,就觉得自己做的设计是有社会价值在里面的。

如今,和谭雪娇合作的清远的师傅有十几位,邛崃的师傅有七八十位。在她看来,设计师在手艺人和市场之间是一个很重要的桥梁,市场需要的东西和匠人能够做的东西需要沟通和调整。

谭雪娇还依然每晚从事设计创作。工作室的设计以竹艺灯具和瓷杯为主,产品出新的速度很慢,“我希望产品出来就是经典款的。”在去年,谭雪娇还和故宫合作了联名款瓷器,也和许多更多年轻陶艺师接洽,推广陶具。她觉得就感觉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希望能够也能够安心地去创作,做自己理想的东西。

(广报全媒体记者李波、卢梦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