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提精度,内提温度!2020年,东莞城管交出精美“答卷”
船橹轻摇,一叶扁舟驶进时光之海。抓住2020的尾巴,12月31日,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举行2020年度新闻微发布暨线上沙龙活动,总结回顾东莞城管的2020年,展现城市管理工作亮点。
今年以来,东莞城管在全力“战”疫的同时,担起城市“绣匠”职责,下足“绣花”功夫,以“强城管担当,破治理难题,优品质内涵,惠民生福祉,树标杆品牌”五大核心工程为抓手,紧紧围绕主责主业,聚焦民生、品质,分步骤有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努力为市民呈现2020年不一样的魅力东莞。
关键词1:提精度
创新实施城市管理“五件套”
市民满意度达91%
城市之美,在于精耕细作。如何保持常精常美?东莞城管2020年对照“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部署,再谋划、再提升,扎实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初步构建了城市精细化管理“东莞模式”。
今年以来,东莞城管创新实施工作机制,在全省推出城市精细化管理“五件套”,即 “行走东莞”、“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红黑榜”、“洁净城市活动日”、“洁净东莞•城市论坛”,不断丰富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
以“行走东莞”发现问题、以“洁净东莞指数测评”量化考核、以“红黑榜”晒美亮丑、以“洁净城市活动日”实施精准整改、以“洁净东莞•城市论坛”进行总结发布、问政献言,解决城市精细化管理“最后一公里”。
截至11月,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全市各级领导行走约14.6万次,前后共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发布洁净东莞指数测评11次,举办城市论坛6次,洁净城市活动日10次。坚持常态化管理监督机制,带来的是市民满意度的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市民对城市管理问题整改效率满意度高达91%。
关键词2:优品质
匠心情怀提升城市内涵
街头特色小景串珠成链
从东莞大道上空俯瞰,高楼林立间,蓝天白云交相映衬,大道上,车辆川流不息,两旁灌木花草点缀,特色街头小景诉说着属于东莞的文化气韵,城市内涵凸显。作为今年城市“绣匠”着力打造的72条品质示范路之一,已然成了东莞标志性“门面”。
凤岗镇品质示范路
气质提升,重在精品打造。这一年,东莞城管举全域之力,对标省内、国内先进城市,秉“工匠精神”,展“绣花功夫”,聚焦百姓关注,开展一系列品质提升专项行动,城市“家具”精品迭代频出。
东城街道“街头小景”
寮步凫山村融合本土特色改造古树周边景观,沙田镇龙舟观景平台开展垂直绿化景观创新设计,万江新和盛丰路高速桥底改闲置地成街头小景……开展“千景绣东莞”专项行动,1157个街头小景分布在全市镇街中心区域,推动实现市民出门“十里见花、百里见景”的美好愿景。
品质提升不仅要有面子,还要有里子。厕所建设是一件亟需解决的民生实事,今年东莞城管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已完成升级改造564座公厕。三年来,累计建设及升级改造公共厕所1715座,其中共打造84座“星级公厕”,遍布在全市多个镇街,落到实处,予民以便,不少星级公厕甚至成了市民游玩之余的打卡地。
塘厦镇塘龙广场公厕
此外,城管部门还扎实开展“千箱美化”“万池修整”“增绿补绿”“爱树护绿”“人行道净化”等10个细节品质专项行动,年内箱体美化提升2100个,树池修整12689个,修剪树木96547棵,改造城市道路人行道上非机动车道与路面连接梯级高低差问题3138个,有效提升了城市道路细节景观。
关键词3:细分类
高质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收运处理链条基本打通
走进位于横沥镇内的张坑村,入口处,是白色围墙上“生活垃圾分类放,品质东莞新时尚”的彩色海报,走近村居,四色分类垃圾桶分布在居民集中居住区域,屋前屋后,小型垃圾桶错落有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深入村组,成效显现。
垃圾分类,彰显城市文明底蕴。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纳入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东莞推出《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这一年,行动伊始,东莞城管大刀阔斧,高质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分类,人人有责,需全员参与。今年,东莞城管推动建立“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机制,制订党政机关、学校、医疗机构、集贸市场、交通系统、物业小区等行业指导方案,有效压实各方责任。
生活垃圾分类“五进”活动走进清溪
截至目前,已实现全市公共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全覆盖,“3+3”示范片区建设中,松山湖、滨海湾、莞城街道基本建成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东城、南城、万江街道均开展了辖区内30%社区的垃圾分类。
后端设置完善,前端处置才能避免付之东流。东莞城管还突出“全过程”管理,切实做到源头减增量、末端消存量,已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链条基本打通。
在源头方面,率先出台有害垃圾标准指引,动员引导广大企业减少过度包装,启动住宅小区“楼层撤桶”“收集点改造”及“定时定点投放”,升级改造垃圾中转站300座,推行“桶车同色”“标志区别”的分类运输,严禁混装混运。
在末端方面,建成4座环保热电厂、2座厨余垃圾处理厂、1个有害垃圾收贮分拣中心和41个就地处理设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高达100%。
文字:张雨倩
摄影:陈帆 东莞城管
编辑:钟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