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精准扶贫“造血强身” 2018年确保2.15万人脱贫
石坑镇澄上村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文化活动中心广场。
梅县区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个核心,坚持靶向疗法,创新举措,通过产业帮扶、智力帮扶、旅游帮扶等有效措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贫困村“三年规划”的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如今,新一轮精准扶贫攻坚战号角已吹响,该区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完善制度,确保至2018年,32个相对贫困村和9588户贫困户、21493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多措并举脱贫攻坚
“2013年4月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33个帮扶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1.69亿元,平均每村513万元。其中到村1.54亿元,到户1502.7万元;到村项目1174个,到户项目1.9万个。各贫困村‘三年规划’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梅县区扶贫工作相关责任人介绍说。
为打好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自去年11月底,梅县区开展了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识别工作。根据省扶贫办精准识别标准,该区有贫困户9588户、21493人,分布在354个村,贫困人口占全区农村人口的4.2%。该区向省申报了32个相对贫困村,有贫困户1506户、4073人。按省、市的工作部署,该区32个相对贫困村由广州市和梅州市负责帮扶,其他322个村的分散贫困户由区负责帮扶。至2018年,32个相对贫困村和9588户贫困户、21493贫困人口要全部实现脱贫,与全省、全市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新一轮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该区积极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识别工作,逐户登门核查,核清农户家庭资产、收入支出的情况,要求对贫困户的摸查做到全覆盖,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在相对贫困户逐户实行精准识别后,逐户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全力落实帮扶到户,帮思想转变、帮增收脱贫、帮政策措施落实,落实扶贫工作“1+N”政策措施体系,推进贫困村基本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实现“一相当”目标和积极实施“五个一批”工程。
多方联动主动谋划
“为了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我们成立了区级帮扶工作班子和驻镇帮扶工作组。”梅县区精准扶贫工作相关责任人介绍说,区级帮扶工作班子成员由区领导和珠三角帮扶干部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全区脱贫攻坚具体政策和实施方案;驻镇帮扶工作组由帮扶单位、镇主要领导、村支书为成员,主要任务是负责本镇贫困人口脱贫、组织领导帮扶联系干部、宣传精准扶贫政策、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管好用好项目资金、指导督查扶贫项目落地等。
梅县区将积极主动对接好32个省、市对口帮扶单位,共同谋划做好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各项工作。目前,各个帮扶单位和各级帮扶工作队都已主动作为,从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创业帮扶等方向,认真谋划精准扶贫工作。与此同时,该区将积极发动乡贤反哺家乡、参与精准扶贫,动员社会各界及爱心人士捐款捐物,资助特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完善制度确保成效
梅县区成立区级帮扶工作班子和驻镇帮扶工作组,加强帮扶工作领导力量,落实精准扶贫“一把手”工程,落实区镇村三级党政“一把手”抓扶贫,区镇村逐级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一把手”亲自抓扶贫工作,确保工作高效推进。
同时,建立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和干部联系帮扶制度,明确各级领导责任;建立扶贫资金监管机制,明确各项扶贫资金主要用于扶持贫困户产业发展、资产收益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加强扶贫项目立项实施、资金拨付、验收监管、绩效评估等工作,做到项目、资金、效果“三公开”,确保专款专用;建立督查考核问责机制,按时组织开展重点督查、常规督查、联合督查,每年开展一次扶贫工作考核,把扶贫工作纳入年度述职内容,把脱贫人口纳入年度考核指标。(许国义 翁尚华 王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