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成“隐形炸弹”(图)

10.10.2014  00:53

向旭带着儿子搬离原住所


  今年4月以来,东莞东城、南城、厚街、虎门等镇街接连发生精神病人伤人事件,其中甚至有父亲摔死儿子的人伦惨剧。

  记者回访部分精神病人家庭发现,受制于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观念,他们往往难以持续医治,其次,政府社区的救治缺位也让精神病人处于“游离”状况,无法得到实时管治,精神病人俨然已成社会安全“隐形炸弹”,极易酿成恶性事件。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专家和病人家属呼吁政府、社区与家庭联防联治,并建议精神病人社区网格化管治。

  专家和病人家属呼吁政府、社区与家庭联防联治,并建议精神病人社区网格化管治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秦小辉

  悲情父子不知何去何从

  9月25日,今年48岁的湖南怀化籍保安向旭搬出了东城育兴路60号大院。虽然向旭不愿承认是儿子向浪的原因,但是了解他的同行都认为“他儿子是个精神病,谁也不愿意让他住下去”。

  “他总是说别人对他不好。我就劝他不要老是指责别人,他就从厨房里拿刀。”向旭告诉羊城晚报记者,8月5日中午,向浪踢开他的宿舍门,举刀将他左手腕两根手筋砍断,至今仍没有痊愈。向旭说,他2000年来莞,先后在某国企做搬运工、保安,由于向浪妈妈也患有精神病,他就陪伴着儿子在东莞上中学,读技校,父子俩相依为命。

  “19岁那年,儿子喜欢上亲戚的女儿,我觉得俩人是近亲,又都在读书,就不同意。”向旭说,可能因此受了刺激,再加上有遗传,向浪开始不吃饭,睡不着觉,整天无精打采。2011年,经诊断,向浪患有间歇性精神病。

  为了让儿子不被社会孤立,向浪断断续续做过保安、洗车工,但都没干多久。“不是说他不讲卫生,形象不好,精神不佳,就是说他爱多事,一句话不合就打人。”向旭说,近三年来,向浪大多失业在家,看电视,在外游荡。“跟我在一起的时间除了睡觉外,每天也就一两个小时。”向旭说,平时,大院里的人觉得儿子精神有问题,经常冷言冷语对待儿子,这更加剧了向浪的多疑,总觉得别人对他不好,间接导致其举刀砍父。

  “事情发生后,社区没有谁来看过了解过。”向旭称,作为一个外地人,他没奢望得到东莞市相关部门的关注。

  9月23日,在新涌医院治疗44天后,向旭将向浪接回家,其间治疗花费共1.4万多元。

  向旭告诉记者,他已准备辞职,但一位湖南籍保安老张悄悄告诉记者,向旭公司的保安队长已有人顶替,他其实已经“被辞职”。

  老父担心病儿无人照管

  在东莞本地人黎振海眼里,相比向浪,自己40岁的儿子黎伟权可以算是一个管治较为成功的案例。

  77岁的黎振海家住东莞南城区豪岗村,退休职工,育有两子。小儿子黎伟权1995年就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后来妻子不辞而别,黎伟权病情反复,多次进出精神病医院,治疗费累计花了4万多元。

  黎振海说,小儿子近十年的精神病史中,唯一一次动手打人是在2013年6月,因为药物中断,黎伟权病情恶化,吃饭说饭有毒,喝水说水有毒,还偏执地说东莞的精神病医院不好。“在家里又吵又闹,还动手打了我两拳,一点办法都没有。”黎振海说,后来想打电话求助精神病院的医生,都被黎伟权阻拦住。最终,黎振海想起医生给出的“妙招”,不得已请派出所的警察将儿子扭送到精神病医院,才不致让事态恶化。


  “主要是有一定政府补贴,我退休在家,可以每天给他服药,遇上突发事件,我也知道该找谁,怎么处理。”对于小儿子这么多年没在外惹事,黎振海如是说。据其称,儿子申请残疾人相关补贴后,每年年末有3000元,每月还有200多元相应补贴,这才让黎伟权能够持续治疗。

  但黎振海也表示,小儿子的病永无治愈的可能,如今他老了,力气、精力大不如前,儿子要出去,阻止不了。自己百年之后,小儿子由谁来照顾是个问题。黎振海担心地说:“小儿子经常会出去说找工作,但是每次都找不到回来撒气,如果哪一天,他回家没有撒气的对象,会怎么样?”黎振海认为,不管外地人还是本地人,政府都应出台政策,解决精神病患者家庭管护的问题。

  秦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