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我校兽医学院孙坚副教授为第一作者、一年级博士生杨润时为共同第一作者,以廖晓萍副教授和刘雅红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Co-transfer of blaNDM-5 and mcr-1 by an IncX3–X4 hybrid plasmid in Escherichia coli”在微生物学领域顶级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上在线发表(http://www.nature.com/articles/nmicrobiol2016176)。这是继2015年底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刘健华教授发现质粒介导粘菌素耐药新机制MCR-1以来,该实验室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上又一重大发现。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是人医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最重要的抗菌药之一,当碳青霉烯类药物失效的时候,粘菌素作为有力补充,用作治疗多重耐药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这两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细菌再一次突破了这两道防线。碳青霉烯酶NDM-1最早于2009年在印度新德里被发现,由于产NDM的细菌能够抵抗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以也得名“超级细菌”。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由该实验室于2015年底在中国境内的动物和人医临床的菌株中发现,它能介导粘菌素低水平的耐药,自从被发现以来,短短几个月内,mcr-1已经在全球五大洲30多个国家检出。刘雅红教授团队在持续的耐药性监测过程中,从一只患病的宠物猫中分离一株对碳青霉烯和粘菌素同时耐药的大肠杆菌,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这株大肠杆菌同时携带blaNDM-5和mcr-1两个基因,值得注意的是,两个耐药基因同时位于一个可接合转移的杂合质粒中。通过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挖掘,发现这个杂合质粒是由两个分别携带blaNDM-5和mcr-1的IncX3和IncX4质粒,在IS26和nic两个重组位点分别经过两次重组杂合而成。刘雅红教授团队进而提出了一个杂合质粒形成的模型,这为后续进一步研究相似的杂合质粒提供了可行的范本。
细菌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刚刚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也把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来加以讨论,各国首脑也签署了针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公报。耐药性问题是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相关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以及世界粮油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通力合作。而且,由于耐药菌可以在人医临床、兽医临床以及我们的周边环境中相互传播,也就要求我们应该用“One Health”的观点和方法加以应对。
针对细菌耐药性的现状,刘雅红教授联合浙江大学冯友军教授提出了相关的呼吁,希望通过各方的通力合作来解决耐药性的难题。文章“One Health: An Approach to Resolv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http://www.tran-med.com/EN/abstract/abstract33.shtml)以“Mini-review”的形式发表在国内的新刊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DTM)。
另外,据悉以刘雅红教授牵头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要病原耐药性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近日已顺利启动,该项目国家投入4550万元,标志着我国针对耐药性难题的国家行动已经展开。(文/兽医学院 李娇)
(责任编辑:蒙丽)